畢業生去北上廣深工作,意圖追求“相對高薪”,這是不切實際的奢求嗎?事實上,將之理解為一種必要的心理補償機制,或許更為恰當。置之于“不太友好”的大城市中,忍受著種種“大城市病”的重壓,擁有一份較為體面的收入,幾乎是抵御內心焦慮、尋找價值寄托為數不多的方式。描述這種狀態,“北漂”一詞可謂傳神——當大城市的孤獨感、壓迫感,扼殺了生活本身的意義,那么唯有加倍努力、加快賺錢,才可以找尋到人生的精神支撐。
“留在大城市賺大錢”,這是許多高校畢業生的內心期許。你可以將之視作是一種意氣風發的自我砥礪,亦可以看成是某種無可奈何的被動選擇。從產業結構、就業崗位,以及競爭機制的公平性來說,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相較于多數二三線城市,的的確確具備著鮮明的優勢。一面是“逃離北上廣”,另一面則是“回不去的故鄉”,這種尷尬和苦悶,逼迫著太多年輕人索性投身于“追求物質積累”的價值路徑中去。
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意愿,也是年輕人精神狀態的某種投射,更是現實社會城市分層和產業布局集聚化的直接后果。從中,當然能窺見許許多多的隱含信息。而值得追問的是,我們是否當真給年輕人創造了足夠多元的人生機會?他們的進取心,他們的焦慮感,又該如何安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