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年終獎降多漲少
員工無奈調侃“土豪家也沒有余糧了”銀行前臺、中后臺員工年終獎差距較大,前者所有收入靠業績說話,而后者的績效依賴于銀行整體營收情況
員工無奈調侃“土豪家也沒有余糧了”
銀行前臺、中后臺員工年終獎差距較大,前者所有收入靠業績說話,而后者的績效依賴于銀行整體營收情況
臨近春節,又到了歲末曬年終獎的日子。往年,銀行給員工的年終獎多的幾十萬元,少的也有幾萬元,讓其他行業羨慕不已。而今年,銀行員工的日子似乎不太好過。
年終獎普遍“打折”
去年12月底,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在致全體員工的新年賀信中表示,年終獎將在1月中上旬發放到位,基層員工的效益獎金也將繼續按月預發。隨后,有銀行員工曬出自己年終獎僅為1.5元,也有其他員工表示年終獎為5.6元。
銀行對此回應稱,對于績效排名墊底靠后的個人而言,獎金會降低,甚至會沒有年終獎,這部分人員比例約占5%。而對于大部分績效居中的員工,年終獎與去年基本持平。個人績效優秀的條線及員工,獎金所得還會有所增長。故從整體來看,并不像網傳中的那么悲觀片面。
對于員工的流動,平安銀行表示,架構的調整必然帶來人員調整的陣痛。“一部分非零售條線的員工需要轉去做零售,需要考取理財規劃師、保險從業資格、基金從業資格等,職業方向會發生較大改變。公司會對涉及調整的人員進行分流,分流不限于銀行內部,還包括分流到集團或其他兄弟子公司的機會,“每年的年底到次年年初,都是金融行業從業人員跳槽的高峰期,如果考慮到這期間主動離職造成的自然脫落,影響的范圍不會太大”。
雖然一元年終獎只是極端的個例,但是本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銀行員工的年終獎普遍打了折扣,尤其是在2016年,不少銀行面臨了戰略大調整的情況,部門變更、撤換對于員工而言更是家常便飯,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員工的年終獎都成了鏡花水月。
一名總部在東部地區的股份制銀行員工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他所在的部門已經邊緣化,很多同事打算在年后辭職,此前已經有過工資遲發的現象,如今年終獎有沒有、能不能發都未可知,年前已不做指望。
某國有大行網點負責人對年終獎也同樣有著擔憂,其表示,往年年初下的任務看似是天文數字,雖然艱難但是經過一年的努力,也大多能完成,如今一年下的任務,到年底就算是加班加點也很難完成,年終獎去年已經縮水,今年肯定會繼續打折。
而某股份制上市銀行電子銀行部人士則對年終獎較為樂觀,其表示,今年的業績已經全部完成,比去年翻了一倍,年終獎應該不會比去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