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大學生想通過兼職工作賺些零用錢,卻被騙子借機占了便宜。日前,泉州某高校的大一女生小王和她的舍友就被一名“推銷員”以批發廉價學習用品,賺取巨額差價為由,騙走了1500元。
心動賺差價 湊錢買了一包貨
11月5日,大一新生小王的宿舍里來了一位30多歲的陌生女子,身上背著一個灰色的大雙肩包,里面裝著筆記本、筆芯、臺燈、雨傘等生活用品,她稱自己姓尹,是在奧美廣告公司工作,想在學校找一間宿舍作為校園代理點。
小王和其室友隨手翻看了一下女子拿出來的筆記本樣品,發現都是一些市面上賣5、6塊,甚至更高價錢的晨光、真彩牌子的精美筆記本。該女子說所有的物品都可以以9毛錢的單價批發給小王,但前提是必須一次性購買她手上總價1500塊錢的存貨,并表示賣不完還可換貨、退貨。
尹某還教了小王等人一些營銷方法,說道書包里的東西只是第一批,如果賣得好可以長期找她提貨,并留下自己的微信號。她還提到,同城的另一所高校就有一名女生長期找她供貨,一個月可以賺20000多塊。小王等人本來就在找兼職,看到文具批發如此便宜,不禁心動起來,便和舍友一起湊夠了1500元,買了尹某的一包貨。
電話打不通 驚覺被騙后報警
尹某走后,小王等人在微信上詢問尹某如何分配這些商品,“剛開始尹某還回我一句隨便我們怎么賣,之后就再也沒回我,消失了,當天晚上我一直打她手機,都是處于關機狀態。”
小王等人懷疑自己被騙,急忙打開筆芯包裝盒一看傻了眼,尹某稱每包有752根筆芯的實際卻只有200根。并且掃了包裝盒上的條形碼,但是始終找不到該產品。意識到被騙后,小王和室友急忙向警方報警。
勿貪小便宜 提高自我防騙意識
“其實,現在想想破綻很多,她一直叫我們不要猶豫,輕輕松松就能賺到錢什么的,當時就想著兼職賺錢,沒有理智地考慮,才讓騙子有機可趁。”事后小王后悔地說道,“如果自我防騙意識強一點,不貪圖便宜,也許就不會被騙。”
后渚邊防派出所徐艾晨警官表示,新學期開學后,上門推銷、網絡求職詐騙的事情非常多,這些人抓住大學生急于尋求兼職但社會閱歷淺、容易上當受騙的特點,騙取錢財。很多大學生沒有防范意識,交易時也不會要求簽訂合同或索要票據等書面證據,造成難以立案。“大學生要有自我判斷,自我防騙意識, 要警惕上門推銷的各類人員,不要貪小便宜。”(校通社大學生記者 吳丹群 通訊員 許麗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