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需型經濟——人們可以在想工作時工作并按工作量取酬——創造了一些新就業崗位,如按時計酬的職業代購人士,這些人不用奔波上班,但每小時能從微軟等企業那里賺得100到150美元。
外媒稱,應需型經濟——人們可以在想工作時工作并按工作量取酬——創造了一些新就業崗位,如按時計酬的職業代購人士。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2月6日報道,人們還不太清楚的是“1099”經濟(因為獨立承包商提交的納稅申請表而得名)正如何滲透進勞動力大軍中的上層梯隊:美國著名商學院的畢業生。
在這些畢業生中,很多人選擇離開大公司,他們的流動對就業的未來產生了重大影響。
兩年前新創立的一家為企業租用工商管理學碩士(MBA)提供服務的奧利納德公司,融資總額已達1255萬美元。它的最新投資方之一是通用電氣公司的風投部門,奧利納德公司背后是一個涵蓋美國40所最著名商學院1萬名畢業生的網絡。
這些人不用奔波上班,但每小時能從微軟等企業那里賺得100到150美元。這批人的出現是勞動力市場和經濟將走向何方的一項重要反映。美國國際電子廢品回收公司董事長約翰·謝吉里安說,企業現在能省去與雇用全職雇員或支付大型咨詢公司費用的成本。該公司曾通過奧利納德公司尋找一名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來為一個新項目撰寫企劃書。
謝吉里安說:“你能使用真正優秀的人才,同時又不需要作出年度承諾并支付福利金。我們身處一個靈活的社會,企業家需要這種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