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后果盲目擴張
機構跑路事件頻發
近年來,教育培訓機構因現金流充裕、市場需求旺盛等特點吸引了投資人的關注,嗅覺敏銳的資本介入也助推了教育培訓市場的繁榮。然而,一哄而上的市場不可避免存在泡沫,培訓機構融資后燒錢擴張,加上同質化競爭激烈,資金難以迅速回籠,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最終攜款“跑路”。
2012年成立的星空琴行曾經一度被視為行業的一匹黑馬,給素質教育培訓行業注入了新鮮血液,其門店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成都、杭州、西安、常州等多座城市。
星空琴行CEO周楷程,在阿里工作了多年,他對星空琴行的模式解釋為:公司提供成人課程和兒童課程,在商場設立體驗店,消費者先到體驗店體驗,然后公司派員工上門教學。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8月,星空琴行獲得順為資本數百萬人民幣A輪融資;2014年9月,獲藍馳創投、順為資本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2015年6月,獲嘉御基金領投、順為資本和藍馳創投跟投的2000萬美元C輪融資。
經過一系列的融資,星空琴行可謂“家底豐厚”,但這家公司卻走上了盲目擴張的道路。星空琴行的門店大都開在城市的主要商圈內,房租、鋼琴購買、人工等開銷巨大,使得琴行現金回流變慢。2015年,星空琴行升級為“星空聯創”,打出了六藝學館、星空炫舞、藍姐姐、美麗直達等四個招牌,授課范圍除了鋼琴外,還增加了舞蹈、繪畫等藝術培訓。2016年,星空琴行D輪融資發生困難,開始了一輪裁員和業務收縮。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公司運營成本迅速增長,導致資金鏈脆弱得不堪一擊。
教育培訓機構在收費之后“跑路”的事件時有發生,比如北京的“妙筆菡塘”書畫機構“跑路”等。
記者在上海、湖北、山東等地采訪了解到,各地的教育培訓機構大多采用預付金模式,即報名之日起須將全年的學費一次性交齊,有些以打折、送課等優惠吸引消費者一次性交付兩年甚至三年的學費。
英語、美術、樂器等教育培訓機構的收費標準較高,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一年的學費在萬元左右,在湖北、山東等地,一年的學費在5000元左右。一旦企業“跑路”,消費者將蒙受較大經濟損失。
多位消費者向記者表示,他們難以掌握教育培訓機構的真實信息,大多通過熟人口口相傳或通過網上查詢企業信息來辨別機構實力。一些受訪消費者告訴記者,家長在孩子身上都舍得花錢,對教育培訓機構的篩選往往就是依據門店數量、老師履歷等信息,能夠掌握的關于機構的資金情況、教學資質等信息較少。
圈錢“跑路”的教育培訓機構中不乏全國連鎖的知名企業甚至是新三板的上市公司。這些企業依靠知名度容易獲得消費者的信任,但正是因為有資本的介入,門店大肆擴張快速招收學員,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也隨之增大。
西部證券研究員許光輝認為,目前教育產業處于投資風口,很多初創機構通過持續燒錢獲取流量,但自身造血能力弱,嚴重依賴于投資人,一旦投資人不再追加投入,就會出現資金鏈的斷裂。教育培訓機構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缺乏國家規定的辦學資質和條件。國家對于培訓機構的場地、資本金、消防安全、教師人員等都有明文規定,但現實中很多培訓機構達不到相關要求,甚至無證經營;二是機構財務運作缺乏規范,公私混亂。一些中小培訓機構都是個人獨資或者合伙企業,財務管理比較混亂,沒有做到財務上面的公私分離,運作混亂;三是在運營上片面追求盲目擴張,教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