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田劉賓當時待在杭州。沒有接到工地上的活,每天只能待在出租屋里上網,在網上看到浙大相關招生信息,就跑去浙大紫金港校區咨詢。“我一直在工地上干活,相關老師推薦我報建筑工程這個專業,說專業對口。”
聽說學費是一萬多,糾結了下,但田劉賓還是咬咬牙報名了。然后就是參加學院組織的入學測試,測試成績合格才可以錄取。等待了一個月以后,2017年4月,田劉賓被錄取了。
“本來我以為建筑專業不怎么難,但學到現在,發現有些知識沒學透。圖紙計算和設計都很難,超出了我的學習范圍。”田劉賓說。
2017年10月,田劉賓來到上海。“我都要準備來杭州參加考試了,結果沒來得及復習,作業也沒做完,最后還是放棄了考試。”
“網絡課的老師都是浙大的,都是比較好的老師。學校也考慮到我們可能有不懂的地方,所以,都配了研究生助教,有問題可以在網絡上提出,QQ答疑,班主任進行指導。”這讓田劉賓覺得很好很方便。
開挖掘機、養鴨子、當車工……
他發現自己最想讀書
田劉賓從小在安徽淮北長大。“不調皮,就是老實。”這是他對自己的描述。
聊起學歷,田劉賓顯得惆悵——初中畢業,高中學了一年就輟學。“哎呀,那個時候輟學,整天想著怎么才能多掙點錢,找一個好點的能掙錢的工作。我做過的工作可多了。”
輟學以后,看到電視上挖掘機的廣告很火,田劉賓就學了三個月的挖掘機。課程結束以后沒找到相關的工作,也就沒有再碰過了。
田劉賓也想過“經商”,他花了100多塊錢買了60只小鴨子。喂了兩個月以后,田劉賓要離開安徽,就把它們賣了。
2006年,田劉賓離開生活了17年的家鄉,第一次出來打工。他去了嘉興平湖一家服裝廠,干起了車工(用縫紉機拼接布料),“服裝廠800塊錢一個月,我干了一年。”
服裝廠的工作也沒有束縛田劉賓的腳步,他又去水產市場賣魚,去學校食堂做幫工,接下包工頭叔叔的班干了4年,結果“欠了一屁股債”。“那時候覺得反正這么年輕,什么事情都要干一下,總會碰到合適自己的。”
田劉賓說自己“一直為賺錢奔波”。
2017年初,一個老鄉找他干刷涂料的活,田劉賓同意了,一干就是一年。“一天工錢200多塊,一年200份工,估計5萬塊錢收入。”
回想起第一學期的缺考,田劉賓覺得,一方面是時間上來不及復習,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經濟上的考慮,“擔心去幾天嘛,又耽誤不少賺錢的時間。”
對于自己邊工作邊上學的事,田劉賓的妹妹一開始并不支持。“她覺得我這人懶唄,三分鐘熱度,想到一件事馬上做了,做了以后過了幾天又沒興趣了,我就是沖動。”
但浙大的網課,田劉賓覺得自己應該堅持下去。“最起碼做個本科生,以后要是不干刷涂料這個活,也能找個好點的工作。就算不工作,也會自己創業。是不是會比現在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