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看看幾個條件!”
“笨!這是‘完形填空’!”
“笨!‘娓娓動聽’是‘尾巴’的‘尾’啊?”
“笨!注意四指、五指!”
什么鬼?
這話越聽越耳熟?
再讀讀
這是不是你每天念孩子的話
尤其現在面臨期末
這些話的頻率是不是還變高了
數學題錯了,笨!
字寫不好,笨!
英語單詞拼錯了還是笨!
笨......
第三屆揚子晚報杯作文大賽復賽閱卷中
這篇參賽作文吸引了評委的目光
有一位小學生把媽媽每天念叨她的話寫進了作文
大作家曹文軒看了都忍不住點評了
先看看文章寫了什么吧~
笨
南京市拉薩路小學五年級 祁李一諾
“笨!看看幾個條件!”
“笨!這是‘完形填空’!”
“笨!‘娓娓動聽’是‘尾巴’的‘尾’啊?”
“笨!注意四指、五指!”
“笨……”
每天按30個“笨”計算,2017年我至少被媽媽說了一萬個“笨”。
我的確“笨”,經常題目不會做、做錯了。但我學校里的作業、考試不“笨”,我的“笨”,都體現在教育培訓機構的學習上。
五年級之前,媽媽還算沉得住氣。五年級一到,尤其是2017年即將進入五年級下學期,媽媽突然發力,不僅有群就加,還到處道聽途說,然后綜合分析,最終確定報名、搶班、團課,而且要把班和班的時間錯開、銜接好。我家客廳有一條長沙發,現在不坐人,一溜排放著各種班的書包。
接下來,媽媽開車帶我走大街、穿小巷。前面好像有堵的跡象,立刻一拐,從莫名其妙的巷子里鉆出去,準點到達!
然后,媽媽和我一起進教室,筆記記得比我多多了。放學回家,媽媽一邊開車一邊問,懂嗎?我還沒來得及回答,媽媽就說:“笨!”
后來我明白了,媽媽其實不是要“懂”,是想說“笨”。即使我“懂”,媽媽也會問出“笨”來。我“笨”,培訓才有必要。
回到家,媽媽先獎勵我的最愛——酸奶,我邊吸邊做題。我做,媽媽也做。我會做的,媽媽先做出來了;我不會做的,媽媽也做出來了。我感覺她是在和我較勁。遇到特別難的,我假裝上廁所,溜到客廳摸瓶酸奶喝喝。終于,媽媽在房間里長吐一口氣:“笨!我做出來了!”
我趕緊溜回書桌前,聽媽媽指導。我有心理準備,那就是迎接各種“笨”。
最后一題結束,我睡覺,媽媽收拾書桌、書包,然后拿出書稿編輯——媽媽在出版社工作。有一次,我早晨一睜眼,看到椅背上一批頭發,恐怖片一樣,嚇得大叫起來。媽媽抬起頭,把頭發攏到腦后:“笨!媽媽睡著了!”
寫這篇作文,我對媽媽說,我把2017年度漢字定為“笨”。媽媽一愣,然后笑著說,媽媽也是研究生畢業,整天跟你混,算不算“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