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學、化學、電機專業的華裔畢業生,只用四個月就將產品從零開始做出Windu Vision 3D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相機,26日至27日亮相紐約法拉盛草原可樂娜公園紐約科學館(New York Hall of Science)舉辦的2015創客展覽(Maker Faire),吸引不少觀眾參觀。
林宥成通過3D相機看微觀世界。(美國《世界日報》/俞姝含 攝)
Windu Vision團隊由葉柏均、林宥成在內的四位哥大畢業生組成。“人的左眼與右眼看到的東西是不太一樣的,3D影像技術就是用兩個影像來讓觀看者的大腦以為這是立體的影像。”
林宥成表示,Windu Vision做的是與阿凡達(Avatar)等3D電影類似的產品,但區別在于錄制的是顯微的世界,在雙相機系統下,截取實體顯微鏡左眼和右眼的影像,重組成3D的影像。這項技術不局限于實體顯微鏡的規格,只要把相機連接在顯微鏡上就可以錄下來。實體顯微鏡最大的優點是能深度地看到產品,
“對于外科醫生來說,只有看到深度才知道要怎樣縫線、穿針引線,但大部分實體顯微鏡都只有一個鏡頭,無法得知深度,現在用兩個鏡頭就能截取出所看物品的深度”。
葉柏均稱產品潛在的應用包括如實驗室教學,外科手術、牙醫手術、焊接等所有能用到實體顯微鏡的情況,Windu Vision 3D影像不只能讓用戶看得更清楚,更能通過無線傳輸播放功能讓很多人都一起看到。專業攝影師Ted Kirby被這項技術深深吸引住,在Windu Vision前久久沒有離去,“這就是未來的攝影趨勢,這項發明太驚人了!”(俞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