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媽媽的第三個女兒,她的第一個女兒是一附小,第二個女兒是小茉莉和工作室。”林琴老師的女兒曾在日記中這樣感慨地說。
林琴是福州市小學音樂“林琴名師工作室”的領銜名師。2009年12月,該工作室通過審批,并于2010年新春正式掛牌成立,是福州市教育工委命名的小學音樂學科唯一的名師工作室。目前,已擁有特級教師2名、正高級教師1名、高級教師5名。
福州人耳熟能詳的小茉莉合唱團,就是這個工作室眾音樂名師利用課余時間義務指導、帶領出來的。小茉莉合唱團成立之初,林琴老師便開始帶團,15年來,每個周末,每年寒暑假,她都與合唱團的孩子們一起度過。作為合唱團團長,她帶領著團隊教師們累計無償給合唱團孩子們上課、排練近1萬個課時,授課學生達2000多人。
昨日,東南快報記者前往福州市教育學院第一附屬小學,探訪了“林琴名師工作室”的眾老師鑄就的神奇故事。
每周的聚會就像音樂沙龍永泰音樂老師也從未缺席
我們拜訪“林琴名師工作室”時,正趕上工作室眾老師每周一次的“聚會”,50多位老師大部分都來了,歡樂氣氛好比一場家庭聚會。這群音樂老師們聚在一起,聊著聊著,有的老師就會敞開歌喉,或者拿起工作室里的小樂器,即興用音樂交流探討,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場音樂沙龍中。
“我很喜歡這樣的交流、學習氛圍,無論多忙,我每周都會請求學校這天不要給我安排課,一定要來工作室的。”永泰東門小學的音樂老師劉薇說。
劉薇對林琴老師滿懷感恩,這位長沙姑娘在林琴老師的栽培與幫助下,她申請加入了林琴名師工作室,“當時我真沒有想到林老師會收我為徒,我的資質和其他老師比起來,相差很遠……”
劉薇曾在福州當了8年代課老師,最早認識林琴老師時,她還是一個私立學校的老師,當時帶學生去參加一個歌唱比賽,看到臺上很多小選手都特別優秀,而且有位評委老師又特別有氣質,每一次點評都讓她深深折服。她聽到家長和其他老師的議論,才知道那些優秀的小選手都是這位評委帶出來的,她就是福州大名鼎鼎的小茉莉合唱團團長——林琴。
“那次偶然認識林琴老師后,她就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著魔似地想向她學習。”劉薇說,后來她上網查了林琴老師的資料,并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寄到一附小,向林琴老師表達了自己渴求向她學習的愿望,信末她附上了自己的聯系電話。
讓劉薇驚喜和感動的是,林琴老師一收到她的信就給她回了電話,并向她發出邀請。劉薇見林琴老師那天,一邊彈琴一邊唱了首歌。林老師給她的評價是“歌聲很美,但沒有琴聲”,并鼓勵她回去要多加練琴。此后,劉薇便成了林琴老師格外照顧的一位徒弟,一路鼓勵她進步,并讓她跟自己進班上課……
在林琴老師的指導下,劉薇一路成長。現在,她更熱愛自己的音樂教學了,也在自己從教的學校獲得很多認可,兼職了很多事務。但她說無論如何也不會離開自己的音樂講臺,更不會離開工作室。
“每周只要工作室有聚會,有教學教研活動,我都會從永泰自己坐班車下來,從未缺席過一次。”劉薇笑道。
她叫誰都要加上“寶貝”神奇的教學法引人入勝
在林琴名師工作室,你會頻頻聽到林琴老師在叫眾老師的名字時,后面總要加上“寶貝”二字。讓人覺得她更像位慈愛的媽媽,不過這位從教34年的老教師身上,洋溢的青春風采又一點兒不輸20歲出頭的年輕老師。
現在林琴依然是學生們最喜愛的老師。當天,帶著眾老師給一年級小朋友上音樂課時,她一進課堂孩子們就沸騰了。不用任何花哨的歌舞劇表演,無需新奇的聲光電教具,她只要一個任何能發聲的小玩意兒,就可以把孩子們引領到一個美妙的音樂世界。
一張再普通不過的A4白紙,在林琴手指撥弄、彈動下,竟然可以模仿呼呼的風聲、嘩嘩的雨聲、轟隆隆的雷聲……林琴就是用如此神奇的教學法,將上課的學生、旁聽的老師們,帶入一個充滿美妙節奏的音樂世界。
有人問:作為一名音樂老師,只要教孩子們唱唱歌、識識譜就行了,用得著那么認真執著嗎?但林琴認為,音樂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無論任教什么學科,都應該用一顆摯愛的心和高度的責任感來對待。她尤其堅信“合唱育人”的教育功能。林琴老師解釋,合唱是一種動之以情的教育形式。優秀的合唱作品能洗滌學生的心靈,帶給他們美的感受和領悟,從而促進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合唱還是一種團隊協作工程,需要成員們各司其位、各盡其責,培養學生團結一致、遵守紀律的集體主義精神。合唱還能給學生表現和鍛煉的機會,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決心和信心,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內向害羞的農村女孩小美入合唱團后變得活潑開朗
林琴所堅信的音樂教育功能,在小茉莉合唱團的成員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無論音樂天賦多少,無論家庭背景如何,只要對音樂充滿興趣與熱愛,都符合小茉莉合唱團成員的選拔標準。來自四川的小美9歲時就隨打工的父母來到福州,來自農村的她從小缺少音樂學習環境,并不認識五線譜,但她憑借著對音樂的熱愛,每周末堅持自己到合唱團學習,即使是扭傷了腳也不肯落下一堂課。4年下來,小美和合唱團的老師、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以前十分內向害羞的她變得活潑開朗。
“小茉莉”不僅僅是培育合唱藝術的團隊,也是孩子們的周末學校。每個周末,家長們把孩子送到“小茉莉”,看到孩子在合唱團唱得開心,學習更有勁兒,都自發地加入合唱團志愿者的行列來。許多團員畢業后,還會回到團內分享經驗,或擔任老師和志愿者,用自己的方式回報“小茉莉”。
“我們回訪發現,參加合唱的孩子們后來發展都很全面,考試成績也都很好。至今有數十個人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和全國師范大學教育和藝術院系等學校學習深造。像我1989年輔導的陳宏翔曾獲得過‘中國首屆少兒歌舞(錄像)比賽’獨唱一等獎,這是當年福建省唯一的一等獎。從此他就走上了藝術之路。”工作室成員群眾路小學何柳青老師說。
如今陳宏翔已是福建省實驗閩劇院的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藝術最高獎“梅花獎”得主。
在第一附屬小學建校100周年慶典上,陳宏翔滿懷深情地邀請毫無準備的林琴上臺,當著全體來賓動情地說:“是林琴老師引導我走上藝術之路,真想叫聲媽媽。”
工作室精心指導的小茉莉合唱團,經歷15年的發展,如今也已碩果累累、桃李芬芳。合唱團出色地完成福建省和福州市組織的200余場次大型演出和公益活動,成為福建省和福州市對外交流宣傳的窗口。2013年,榮獲文化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政府最高獎“群星獎”,教育部第四屆全國中小學生藝術節展演一等獎,文化部第二屆、第四屆中國少年兒童合唱節最高獎“小百靈獎”,第四屆世界合唱比賽銀獎第一名,中德建交40周年(維也納)合唱金獎,被中國合唱協會授予“全國優秀合唱團”榮譽稱號……福州小茉莉合唱團已經成長為海西文化藝術團隊的一大品牌。(記者寇思琴/文劉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