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去年全國大學畢業生達727萬,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然而2015年,高校畢業生人數更是一躍達到749萬,增長勢頭不減,再創歷史最高,堪稱“史上更難就業季”。
然而,對于“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來說,或許這“史上更難就業季”原本和他們沒太大關系。因為,為解決農村看病難的問題,從2010年起,國家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這些醫學生在獲取入學通知書前,必須與培養學校和當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簽署定向就業協議,承諾畢業后到有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6年。
或許可以這么理解,理論上說“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就已經和相關用人單位簽署了就業協議,當然就不存在“就業難”的問題了。事實真的如此嗎?如今,首批5000人定向醫學生已經畢業,不少學生就反映,他們在報到和就業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困難和問題。
此前,中國之聲曾關注并報道了廣西的部分醫學生在就業時遭遇被強迫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情況。而河北的300多名醫學生,近日也向中國之聲反映,他們按當初的協議向縣級衛生局報道,對方卻不給他們安排工作。河北省的這上百個醫學生的就業問題為什么解決不了?問題出現在了哪里?
房凱威是河北醫科大學的一名全科醫學生,5年前他與石家莊市平山縣衛生局簽訂了一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定向就業協議書》,按照協議,今年7月份畢業后,他應該在拿到報到證15天之內向平山縣衛生局報到,并且由其與基層服務單位也就是縣衛生院簽訂就業合同,落實就業安置問題。如今,包括房凱威在內的300多名河北地區醫學生,已經畢業了一個多月,但是就業的事情并沒有想象中的順利,縣衛生局表示工作的事兒他們解決不了。
房凱威:我去報到的時候,縣衛生局說省里面的文件還沒下來,讓我們等,最近就是讓我們填寫了一個規范化培訓申請表,其他的辦理工作的手續,入職的手續都沒有辦。
孫鐵志也是河北醫科大學的一名剛剛畢業的定向醫學生,他表示當初選擇簽這個協議,一方面是因為免費培養,再有就是考慮到縣級基層衛生院工作可能相對輕松。但是沒想到5年后,為了能夠簽下一份就業合同,他幾乎跑斷了腿。
孫鐵志:跑的次數多了也慢慢不想去了,因為每次去都是一樣的答復,你回家等吧,上面沒有政策。你想要工作安排?人家(縣衛生局)醫政科說我管不了這個,你問人事科,人事科說我們沒有這個權力。
7月底,國家衛生計生委和教育部就共同召開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地做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的就業工作,并且5月27號教育部等6部門也下達過有關意見,要求切實做好免費醫學畢業生就業安排,要求畢業生到相應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到后,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有關規定與之簽訂聘用合同,辦理相關手續。那么縣衛生局為何不給安排工作呢?記者以學生的身份來到了石家莊市平山縣衛生局。人事科負責人付平靈解釋說,沒有上面的文件他們也不知道具體該如何操作。
付平靈:簽協議,那協議你說怎么簽啊,協議呢?咱們就憑空寫出來一個協議嗎?
記者:昨天我們給省衛生廳打電話,人家說你去下面催他們吧。
付平靈:你催我,可是你說這個協議該怎么寫呢?經費、開支渠道怎么弄?
記者:是得有一個上面的文件下來,咱們按照那個規定來是嗎?
付平靈:對啊,你不可能自己獨家獨創一個對吧。
縣衛生局人事科的付平靈告訴我們,她曾經咨詢了周邊的不少其他縣城的衛生局,全部都表示不知道該怎么辦。對于首批定向醫學生的工作落實問題,誰都不愿意第一個站出來解決。
付平靈:這個事兒怎么說呢,不是光咱們一個縣的問題,因為你們這個事兒我專門給23個縣市都打過電話,都有這個情況,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咱們平山縣估計也不會去當第一個,只能看看別的地方。或者市里面省里面,再出臺一個更詳盡的一點兒政策,開天辟地第一回,你們是第一屆,誰都怕把這個政策理解有偏差。
就業沒有解決,河北省的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卻即將開始。按照河北省衛計委7月初發布的有關通知,河北今年畢業的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必須先到定向就業的縣(市、區)衛生局報到,辦理相應的人事關系手續,然后以單位委派培訓對象身份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據了解,河北的300多名醫學生基本都已經填寫了規范化培訓的申請表。
人事關系的手續沒有辦理,就業合同沒有簽,也就意味著房凱威等醫學生并不算是縣衛生院的員工。那么這300多個醫學生,該以什么身份去參加規范化培訓呢?
有關身份的問題,平山縣衛生局人事科負責人給出的答案是,既然已經幫你提交了規培的培訓申請表,就表示“已經認可并且確定”你們的身份了,但是想要和縣衛生院簽訂聘用合同,還得等上面的詳細文件。而河北省衛計委的科教處,負責人張哲是這樣解釋的。
張哲:你們去報到啊。
學生:我們去啦,一個月他們不給安排工作。
張哲:讓你們參加規培,沒說安排工作的事兒啊?
記者:衛生廳的文件說,讓我們以單位人的身份委派我們去參加規培,我們現在都不是單位人,怎么參加培訓?
張哲:無論什么人,他們接收了,報到了,我們說你是單位人,你就是單位人,并不是說你說是什么就是什么。
記者:那不得先和單位簽訂聘用合同嗎?
張哲:那是你要去縣里面去和他簽的。
河北省省衛計委的文件明確規定,醫學生需要先就業,然后以單位人身份參加培訓,而這位負責人先是說他們不負責安排工作的事兒,然后又說即使沒有安排工作也可以參加規培。最后,他表示,相關文件已經下發下去,有關落實工作的問題,得去找市衛生局和縣衛生局。
張哲:我跟你說啊,你們說的一切事兒,都是縣衛生局干,而且我們對縣衛生局有要求,你問我,我沒法給你解決,我也不可能說為了你給縣衛生局打電話。他不知道文件,去市衛生局問,他(縣衛生局)說收不著,跟我們有什么關系,我該發的都發了。
此外,還有一個令畢業生們不解的問題是,當初和縣衛生局簽訂的合同中,明明寫的要將他們“納入編制管理”,但是包括房凱威在內的畢業生,咨詢了當地各級衛生部門以及人社部門,對方均表示“沒有編制”。對此,張哲給出了解釋:
張哲: 就是人事代理,合同制,跟編制管理相同的待遇,就是專屬名詞,有它的含義,并不是你們理解的字面意義。
記者:勞務派遣,但是待遇和有編制的是一樣的?
張哲:對。
但是,省衛計委科教處張哲也表示,考慮到實際情況,他們對于鄉鎮衛生院給予畢業生在規培期間的待遇,并沒有做硬性要求。
張哲:鄉鎮衛生院的那個錢,我們對底下的要求啊,因為畢竟你們不屬于編制管理,人家也沒有財政的這個錢,必須從自收自支的利潤里面去掏這個錢,這就很難保證。但是我們就開了個松口,根據實際情況來,有就多給,少就少給,沒有就先欠著。但是培訓基地的生活補貼還是按月給發。
即使沒有編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首批定向醫學生工作崗位也應及時落實到位。無奈之下,記者和幾位醫學生又來到了石家莊市衛生局一探究竟,該單位科教處負責人劉敬濤表示,對于培訓期間沒有身份的問題,雖然市衛生局也很擔憂,但是除了等,他們也沒有辦法。
劉敬濤:你找到我們來,其實我們現在能掌握的東西,你們也手里頭也有,就是那兩個(和規培有關的)文件。這個涉及到因為當時涉及到6部委這個文件,國家意思你們現在畢業完了,先讓你們參加這個規培,他也得和有關部門去協調這個事兒,也不是光衛生部門一家說了算,而且現在還涉及到各個縣衛生和計生部門合并,只能說是把你們接收,給你們蓋章把你們報上參加規培,先走一步算一步。
(記者 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