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網友“假如愛有天意”:讀小學時,我們要寫日記,上大學了,我們還是要寫日記。不過小學是用簡體字寫,大學卻要用甲骨文寫。這樣一篇日記不是寫出來的,而是畫出來的。哈哈,蠻好玩的。(如圖)
記者追訪:博主孫亞芳是漢口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大三學生。前日,她在網上曬出古代漢語老師布置的一項新奇而有創意的作業—用甲骨文寫日記,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眼球,這些被網友戲稱為“火星文”“外文”的文字激發了大家的好奇心,紛紛求博主翻譯。
據孫亞芳介紹,老師布置這項作業后,還特意留了一張常用字的古今對照表,以方便同學們使用,但當遇到一些對照表上沒有的字時,就要自己查閱甲骨文字典。圖片中的這段話是她原創的,翻譯過來就是“今天,陽光正好,我休,因我出遠門,我祝福父母安好,女兒望母身好。”這篇不足百字的小日記,花了她一個多小時才寫完,平均畫一個甲骨文的時間至少可以用來寫五個漢字。“實在找不到準確的甲骨文字時,只能用差不多意思的字代替或者改變整個句子,以達到語句通順的目的。用甲骨文寫日記想要表達的感情和用現代文比起來還是覺得區別很大。”小孫介紹說。
該班同學小宣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這個新奇的作業,激起了好多同學的好奇心,積極地去查詢甲骨文相關資料,探尋古人文化交流的奧妙。雖然完成這項作業有一定的難度,但更多的是體會其中的樂趣,通過文字演變的過程去更多更直觀地感受和了解古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