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14年作曲300首 退休老教授自辦音樂會
核心提示: 陳漢森,出生于1937年,福建泉州人,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藝術系音樂專業,畢業后一直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直至1997年退休;中國音樂協會會員,中國兒童音樂學會會員,寫了450多首歌曲,部分作品在各種歌曲比賽中獲獎;出版了《陳漢森歌曲集》、《情滿海峽月陳漢森歌曲選》;1992年,由泉州師范學校、泉州音樂家協會主辦的“陳漢森作品音樂會”在泉州舉辦,今年7月初,他將舉辦“情滿海峽月——陳漢森作品音樂會”。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人物名片:陳漢森,出生于1937年,福建泉州人,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藝術系音樂專業,畢業后一直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直至1997年退休;中國音樂協會會員,中國兒童音樂學會會員,寫了450多首歌曲,部分作品在各種歌曲比賽中獲獎;出版了《陳漢森歌曲集》、《情滿海峽月陳漢森歌曲選》;1992年,由泉州師范學校、泉州音樂家協會主辦的“陳漢森作品音樂會”在泉州舉辦,今年7月初,他將舉辦“情滿海峽月——陳漢森作品音樂會”。
一曲稿費才70元 掏錢自辦音樂會
“我比很多年輕人有激情多了!”說起音樂,年已74歲高齡的陳漢森激情澎湃。退休14年后,陳漢森將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二場音樂會。
“在刊物上發表一首詞曲,稿費才70元,而辦音樂會,我自己就掏了4萬元。”陳漢森說,自己花錢辦音樂會,不求名利,只為了向家鄉人民匯報音樂創作成果。音樂會的預定時間剛好在7月,又恰逢他和夫人金婚在即,一舉兩得。
去年5月份,陳漢森就開始籌辦音樂會,進行早期的曲目創作,并從自己幾十年的作品中精挑細選了30首曲目,其中包括《黨啊,慈祥的母親》、《人民選擇了你》、《魅力泉州》、《福建烏龍茶》、《美麗的惠安女》、《海峽人家》、《名城名珠》、《故鄉鼓浪嶼》等閩南本土音樂。除了詞曲創作外,音樂會事無巨細,陳漢森都以滿腔熱情一手操辦:組織策劃、演員排練、設備籌辦、流程安排、組織宣傳……
“‘情滿海峽月——陳漢森作品音樂會’將于7月初在泉州音樂廳舉辦,非常歡迎泉州市民到時觀看。”陳漢森說,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用優美動聽的歌曲贊美富饒美麗的家鄉,也讓家鄉人民有好歌唱。
每天創作3小時 14年作曲170首
“每天早上,我都是5點鐘起床,開始譜曲寫歌,一直到8點鐘才停下來休息。”陳漢森說,自己為音樂而生,為音樂而累,為音樂而樂。在他的世界里,音樂創作是生活的主旋律。
操千曲而后曉聲。陳漢森深知,只有博采眾長,才能讓自己的創作更上一層樓。創作之余,陳漢森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學習、借鑒中外優秀名歌的創作經驗,磨煉作曲技巧。為了讓曲子更具“閩南風”,陳漢森還深入泉州各地去采風:去崇武體驗惠安女的“漁家樂”,去江南現場看拍胸舞,去安溪茶園看采茶……
陳漢森覺得,老年人心態要平和,要積極樂觀,不為金錢、瑣事所累。而他的人生就在于發揮專長,全心地投入歌曲創作,為家鄉人民寫歌,為青年、少年兒童寫歌,退而不休。退休后,陳漢森非但沒有放慢創作步伐,反倒迎來了他創作的巔峰期,用他的話來說,最近他進入了音樂創作的“癡狂”期。在“2010相約上海”全國征集歌曲比賽中,陳漢森的新作女聲獨唱《清明上河》榮獲銀獎,并入選當代青少年喜愛的歌。
從1997年退休至今,陳漢森譜寫了300多首歌曲,發表了170多首歌曲,并于2009年出版了《陳漢森歌曲集》。近兩年來,他又緊張地投入到新曲的創作當中,并將于7月初在泉州師范學院的主辦下舉行“情滿海峽月——陳漢森作品音樂會”。(本網記者莊奕燁)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