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以下簡稱“學青會”)11月5日在廣西南寧開幕。關于“學青會”,你了解多少 一起來看看吧——
學青會知多少
學青會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學生(青年)運動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共同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承辦。本屆學青會由原全國學生運動會和全國青年運動會合并而成。
舉辦本屆學青會是推動新時代青少年和學校體育改革發展,增強青少年和學生體質,促進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重要措施。
比賽共設39個大項、51個分項、805個小項(校園組370個、公開組435個)。其中廣西承辦35個大項、45個分項、770個小項(校園組370個、公開組400個),其余4個大項、6個分項、35個小項在其他省份舉辦。學青會比賽安排在59個場館,其中廣西48個,分布在全區14個市、8個縣、8所高校,其他省份場館11個。
這些看點值得期待
看點一:從設項與分組看體教融合新動向
本屆學青會設39個大項、51個分項、805個小項,此前部分比賽已率先進行。從競賽規程總則可以看到,校園組以省為參賽單位,分為大學組和中學組,競賽項目為田徑、游泳、足球、健美操等在我國大中小學校園廣泛開展的運動項目。而公開組以城市為參賽單位,設置射擊、射箭、自行車等37個大項,項目設置“參照2024年巴黎奧運會、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同時根據奧運會設項變化情況及時進行調整”。
廣西壯族自治區體育局副局長盧意文說,學青會是我國深化體教融合的有益探索,公開組更多承襲了過去城市運動會、青年運動會的功能作用,挖掘和培養人才;校園組則立足校園體育的普及,重點在立德樹人上下功夫,發揚中華體育精神,這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方向,也是中國青少年競賽體系不斷完善升級的表現。
據相關專家分析,深化體教融合,梳理和精簡賽事體系,是首屆學青會承擔的重要職責。賽事舉辦產生的影響如何“綱舉目張”式推動全國性賽事體、教壁壘松動,將會是超越賽事本身的關注點。
看點二:名將參賽提升競技水平
在已經開賽的游泳公開組比賽中,王浩宇、劉姝含、董志豪、高唯中、楊佩琪等中國泳壇新生代小將閃耀賽場,摘金奪銀。在此前舉辦的公開組乒乓球比賽中,參加了世乒賽的林詩棟、蒯曼及部分國家隊新秀揮拍上陣,一顯身手。新科亞運會女子100米跨欄冠軍林雨薇則將代表華東師范大學參賽,北京體育大學選手吳艷妮也將參與角逐。
無論是在學生組還是公開組,高水平運動員們的身影現身,無疑對于提升這項賽事的關注度有著顯著作用,將帶動更多青少年、學生投身體育運動的熱情與積極性。
看點三:廣西的首次體育大賽“大考”
本屆學青會是廣西承辦的第一個競技類全國綜合性運動會,也將是廣西目前承辦規模最大、規格最高、比賽項目最全、參會人數最多的綜合性體育盛會。
本次賽事在組織運行上一大亮點是廣西的14個地市均有賽事安排。據廣西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廣西將學青會比賽項目布局到全區14個市,旨在帶動全區體育事業發展,讓賽事拉動效應和場館賽后利用能惠及更多地市,更好地服務全民健身,服務大眾,激發群眾參與體育賽事活動的活力。
首次“大考”,廣西選擇了“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辦賽思路。從“中國綠城”南寧到“百年商埠”梧州,從“嶺南都會”柳州到“海上絲路”始發港北海,本屆學青會將給全國前來參賽、觀賽的人們一次盡覽廣西自然山水、民族文化的大好機會。
看點四:當桂風壯韻遇見體育大賽
作為大眾喜愛的旅游目的地,廣西有著得天獨厚的壯美山水和豐富多彩的文化,學青會既是一扇絕佳的展示窗口,又將進一步激發文旅體融合發展的新動力。
學青會,也是一場體育與桂風壯韻融合的文化盛宴。學青會吉祥物設計靈感源自廣西欽州三娘灣特有的珍稀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搭配壯錦和民族服飾,突顯廣西壯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格,展現出壯鄉人民歡迎八方來客的熱情。在本屆學青會志愿者服裝上,自然山水、民族文化與青春脈動元素相互融合,詮釋出“逐夢新時代 青春更精彩”的賽會主題。此外,各地的體育場館在改造升級中,也融匯當地特色元素,展示壯鄉美食、景點、文化……
圖為學青會吉祥物——中華白海豚“壯壯”和“美美”
看點五:開幕式上火炬將如何點燃
歷屆體育大賽的開幕式,最大的關注點莫過于點火儀式。據學青會開幕式總導演宋飛透露,火炬塔和點火儀式以“青春聚能”為創意核心。“儀式及演出中是見不到火炬塔的,演員們憑借著自己的精神、依托著自己的力量,現場完成火炬塔的構建,踐行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實現‘聚能環’的點燃、微火的燃燒,青春之光與蒼穹相連。”
學青會火種采自北海合浦縣。自10月23日開始,火炬傳遞經廣西14個地市,于11月5日來到首府南寧。開幕式當天,主火炬塔將如何被點燃,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