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7歲的女孩小張剛剛步入高三,正準備為高考“發奮圖強”,沒成想頸椎先“不干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骨科趙鳳東主任醫師為其檢查后稱:“17歲的人,頸椎比人家47歲的都要厲害!”
趙鳳東表示,現如今,頸椎后凸在學生群體當中比較常見,主要與長期低頭和姿勢不當有關。多數人可以通過生活習慣的改變、理療、牽引、運動等方式改善,但像小張這種情況,如今已經反弓,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她再想恢復到最初的狀態,要經過漫長的努力,甚至收效甚微。
需要注意的是,頸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恢復,但是不能過度依賴,否則會造成肌肉的退化。另外,還有兩種運動非常有利于頸椎病患者的恢復。
日常如何預防頸椎病
保持正確睡姿
以仰臥、側臥為宜,避免俯臥位睡覺,俯臥為可使頸處于極度扭轉體位,呈現緊張狀態,易引起肌肉、韌帶關節等的勞損和退行性改變。
選擇合適高度的枕頭
枕頭形狀、質地和高度對頸椎健康十分重要。
枕頭應是柔軟的圓枕,高度與自己的拳高一致。
枕頭置于頸后方,用以襯托頸曲。太高的枕頭會使頸椎處于屈曲狀態,肌肉易疲勞,長此以往可能出現及頸椎曲度變直或出現反弓。
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
長時間不良體姿,將造成頸部肌肉韌帶組織勞損。盡量避免較長時間的低頭伏案工作。
使用電腦時,身體與電腦屏幕保持70厘米,與視線平齊,保持頸椎在身體中立位。
挑選適合的座椅,調到最佳高度,避免頭頸過度后仰或者前傾。
盡量避免久坐超過30分鐘。
加強日常鍛煉、平時注意頸部保暖
運動可以增強心、肺、脾、腎及神經系統功能,促進骨骼的新陳代謝,增強肌肉力量。
根據個人身體耐受情況,選擇低、中、高強度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走、慢跑、太極拳等,每次運動時間30分鐘以上,每周3-4次運動。
夏季避免長時間吹空調、電風扇,吹空調時將溫度調至26-30度,切忌貪涼,不要對著出風口吹。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上海新華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