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招寒門生源:多措并舉助推教育公平
“提高農村生源比例、擴大中西部招生比例、促進教育公平,是國家近年來在高校招生工作中的重要導向。”劉震稱,2011年起,清華大學首創“自強計劃”,面向長期學習生活在農村地區、邊遠貧困或民族地區招收優秀學子,通過相關考核的考生可獲得30-60分高考降分錄取政策。6年來,已經有約400名寒門學子通過自強計劃圓夢清華。
談到對就讀貧困學子的助學扶持工作,余瀟瀟表示,清華一直以來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在多方面會給予支持。首先是直接經濟資助,為貧困學子設置綠色通道,多渠道資助入學。二是注重學生發展型支持,設立鴻雁計劃等,保障寒門學子獲得同等出訪出國的機會。
創新創業:加快建設三位一體、三創融合體系
余瀟瀟表示,近年來,清華大學主要建設三位一體、三創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第一位的是創意,目前學生主導建設了30余支學生未來興趣團隊。第二,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貫穿始終。清華有大學生學術推進計劃,從自主科研經費當中專門拿出800萬專門支持本科生的創新及學術科研活動。第三,創業層面設有“創+”和x-lab等一批孵化學生創業項目的平臺。對于三創實踐,學校都可提供啟動資金和場地。
余瀟瀟指出,在學制方面,對創新創業學生也有相對寬松的環境,休學和停學的機制允許同學在本科或研究生階段任何時間,甚至可以停學進行創業活動,如想繼續學業,亦可隨時申請復學。
國際化辦學:培養具備全球勝任力的人才
“培養具備全球勝任力的人才一直是清華大學人才培養的重點。”劉震稱,2016年7月,清華大學制定通過《清華大學全球戰略》,重點建設了一系列國際化辦學項目。前不久,清華大學學生全球勝任力發展指導中心揭牌成立。
劉震介紹稱,2017年,清華大學學生赴海外學習交流已達7497人次,教師赴海外交流學習達6890人次,總共前往五大洲104個國家和地區。清華大學共有3509名國際學生,來自128個國家,擁有良好的國際化氛圍。清華大學擁聯合培養雙授聯授學位項目46項,與全球50個國家的280所大學簽署校際合作協議。這些都體現了清華大學國際化辦學水平在不斷提升。(李依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