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發布了《法治藍皮書(2018)》(以下稱藍皮書)。藍皮書中《中國政府透明度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54家國務院部門、31家省級政府、49家較大的市政府、100家縣級政府的信息公開情況進行了評估。
結果發現,我國行政部門在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方面仍有短板,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信息公開程度較低。在對100家縣級政府相關部門網站調查發現,49家縣級政府未公開本地區小學招生范圍,57家縣級政府未公開本地區中學招生范圍。
貴州省在省級中透明度最高
根據報告測評結果,2017年國務院部門政府透明度排在前列的有: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商務部等。
省級政府排在前列的有:貴州省、四川省、北京市等。較大的市排在前列的有:合肥、蘇州、廣州、成都、鄭州、寧波、銀川、青島、淄博、深圳。縣級政府排在前列的有:上海市普陀區、安徽省寧國市、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北京市西城區、上海市虹口區、上海市浦東新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安徽省靈璧縣、江蘇省如皋市。
半數縣級政府未公開招生范圍
報告披露,我國義務教育階段信息公開程度較低。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要求,推進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公開,縣級政府要公開義務教育招生范圍、招生條件、學校情況、招生結果等信息。
但評估發現,49家縣級政府未公開本地區小學招生范圍,57家縣級政府未公開本地區中學招生范圍。其中,北京市東城區開設了義務教育招生工作系統,但該系統中的信息未向社會大眾開放。在招生條件公開方面,44家縣級政府未公開幼升小或小升初入學條件。在學校情況公開方面,34家縣級政府未公開學校情況。在招生結果公開方面,僅4家縣級政府公開了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結果,其余均未公開。
“紅頭文件”清理備案信息公開欠佳
規范性文件,俗稱“紅頭文件”,是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依據,也是社會大眾依法活動的準則,與社會大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因此,規范性文件的制發、備案、清理等信息應當公開,便于民眾知曉。《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明確規定,加強備案工作信息化建設,備案監督機構要定期向社會公布通過備案審查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目錄;加強對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建立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對規章一般每隔5年、規范性文件一般每隔2年清理一次,清理結果要向社會公布;探索建立規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也要求,要及時公開政策性文件的廢止、失效等情況,并在政府網站已發布的原文件上作出明確標注。
但評估發現,14家省級政府、40家較大的市政府、92家縣級政府門戶網站或其法制辦網站未公開2017年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信息。25家國務院部門、15家省級政府、22家較大的市政府、61家縣級政府門戶網站或其法制辦網站未公開近三年規范性文件清理結果。41家國務院部門、15家省級政府、33家較大的市政府、77家縣級政府未在門戶網站或其法制辦網站規范性文件欄目或目錄中設置效力一欄,或在具體規范性文件頁面上方顯示有效性,或在文件末尾規定有效期。
部分地方政府預決算公開不規范
根據財政部規定,各級政府應按要求公開政府預決算情況。但評估發現,仍有1家省級政府、6家縣級政府門戶網站或財政部門網站只公開了各部門預決算信息,未公開本級政府預決算信息。在預算表格公開方面,19家省級政府、25家較大的市政府、72家縣級政府未能公開全部6張表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本級基本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表、政府一般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表)。其中7家省級政府、4家較大的市政府、17家縣級政府未公開任何2017年政府預算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