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學霸背后都有獨特而給力的父母
和大多數父母一樣,謝品臣的父母也是普通的上班族,陪伴孩子的時間并不多。與現在大多數父母提倡的多帶孩子出去玩,接近自然,增長見識不同,從小到大,他的父母很少帶他出去玩,也沒有經常帶他去旅游。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中成長,養成不要太浮躁的性格,而這樣的生活方式也對他后來的學習影響很大。相比同齡人,他更容易靜得下心來學習,學習的時候不容易分心,做事情也很有耐心,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他的精力也特別集中。
謝品臣說,父母性格都很恬淡溫柔,無論是面對工作還是家庭事務,或是自己的學習,很少看到他們焦慮急躁的一面。小時候學書法,上了幾節課后,他感覺很枯燥,索性不去了,父母也由著他。初中時,他有一段時間迷上電腦游戲,父母沒有大聲責罵,只是偶爾提醒他,更多的是遠觀,給予他更多的自主權和決定權。在這樣寬松的環境下,他自己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剎車。在父母這種良好性格的影響下,他收益很多。
謝品臣是一個閱讀量很豐富的孩子。在課外閱讀上,他的父母給予了他很大的自由,他們從不給他指定任何書目,對于他看什么書從不加以干涉,也從不強迫他要看多少頁,多少書。在這樣寬松的氛圍中,他始終保持著閱讀的新鮮感。
分享自己的高考經
對于即將參加高考的學弟學妹,謝品臣也有自己的獨家經驗要分享。
首先,他建議大家目標要明確但不要單一。這種目標不單單是高考成績,而是自己想要進入的學校,最重要的是自己想要學習的專業。高中時候的學習多是基礎學科,因此目標會單一,這一點應多向已經上了優秀大學的學哥學姐們討教,甚至可以是跨學科專業的請教。
其次,不要停在自己擅長的“舒適區”學科中摳細節,要敢于拾起自己不擅長的學科,全方位努力,爭取不要放棄任何一門學科。
再次,多復習基礎性的知識點,不要無目標地刷題,尤其刷難題效果并不好。
最后,要勞逸結合,不要為了讓自己心安而去熬夜,用最好的狀態去學習,去迎接高考。
面對這么多著名大學的邀請,謝品臣最終選擇了普林斯頓大學。在他看來,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并非他最大的成功和夢想,優秀的人一直都在努力。任何時候,都要懷揣夢想。在以后的學習、科研之路上,他會更加努力,向更好的自己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