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家長:
孩子不是神童,不過優秀一點點
由于將三年高中壓縮為兩年預科,再加四年本科、兩年碩士計算,西安交大少年班的孩子讀完碩士時才23歲。不過,在經歷過少年班的家長看來:“孩子絕非神童,僅僅是優秀的普通孩子。”
多年前,濟南一位女孩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曾被許多媒體爭相報道,并被冠以“神童”之名,當時,西安交大少年班在濟南的招生還不被人熟知。多年后,談起當時的經歷,女孩的媽媽馮慧(化名)女士說:“被稱為‘神童’當時壓力非常大,遇到熟人談論更是尷尬,因為孩子的確不是神童,她只是發現了自己的興趣,付出了努力。”
“在少年班,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很難用成績等一條標準來評價誰更優秀。”馮慧說,有的孩子就像“百科全書”,知識面特別廣,有的孩子擅長物理,她的女兒英語很棒,被一度稱為語言神童,但她知道女兒并非神童,她從小對英語有興趣,看過許多英文讀物、電影,恰好又在外語見長的學校讀書,“牛娃自有他們的經歷和興趣,很少有無緣無故的牛娃。”
少年班孩子:
躲過中高考,學業壓力仍大
在西安交大少年班的設計中,入選學生可以免去中考直接被錄取為“少年班”大學生;在預科期間學習成績合格者,可以免去高考直接進入學校本科學習,且根據預科階段的學習成績和綜合考評選擇大學專業;在大學本科學習期間達到學校相關要求者,可以免去研究生入學考試,直接保送為學校碩士研究生(或長學制博士研究生)。
在許多人看來,被少年班錄取的孩子提前三年拿到了大學甚至研究生的“入場券”,他們免去了中考和高考兩大考,也免去了應試和刷題,有了時間和空間提前規劃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方向。在高考人數眾多的山東,這是個不小的“誘惑”,但對于選擇少年班的孩子和家長來說,少年班學習之路一點都不輕松,說比高考壓力大也不為過。
去年被西安交大少年班錄取的濟微中學張曉昊,目前正在南開中學讀預科。20日晚上記者聯系上他時,他正在上晚自習,21點30分才下課。“孩子兩年要學三年的課程,班上有27名學生,周圍高手如云,他也感覺到學習上有一些壓力。”張曉昊的媽媽表示,孩子學習很刻苦,也很自覺,早上七點半上課,晚上學習到九點半,周末除了到學校上課,還主動為自己報了三門輔導班。
“雖然從入學開始,西安交大就在引導學生,不要過分重視應試成績,而是往專業興趣和學習規劃上發展,但少年班設有淘汰制,成績不達標無法本碩連讀,兩年后的專業選擇等還是要看學業成績,加上優秀的孩子在一起都不服輸,學習壓力還是很大的。”馮慧說。
西安交大少年班選拔時的“心理測試”被人們津津樂道,體能測試對于不合格者則是一票否決,其實少小年紀就赴外地求學,獨自面對人際交往、獨立生活的壓力和高強度的學習,這些測試實在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