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個人信息被冒用,涉嫌參與數起詐騙案件,請配合調查。”近日,在咸陽上大學的小悠(化名)接到這樣的電話,在配合“調查”過程中,將近萬元匯入了騙子的賬戶。
ATM機上完成兩次“驗證”
卡上近萬元被轉走
9月26日下午,小悠告訴華商報記者,9月7日中午12時許,她接到號碼顯示為“10086”的電話,一名自稱是中國移動人工客服的人,說她涉嫌詐騙,需要配合公安局調查。
隨后,電話被轉接到了“上海市普陀區公安局”,一名“孫警官”稱,別人用她的個人信息在上海辦理了銀行卡,涉嫌參與數起詐騙案件,金額高達12.8萬元,需要她配合調查。然后,仔細詢問了她的家庭情況和銀行卡信息,包括每張銀行卡的余額和尾號。
電話又連續被轉給“某科長”和“檢察官”,二人稱為方便調查,讓小悠將銀行卡上的錢都匯總到一張卡上。
她照辦后,對方讓她找到最近的中國工商銀行ATM機,將卡插入后輸入密碼,并輸入一串“驗證編碼”,最后看到一張笑臉,就代表成功了。她按對方的說法完成了“驗證”。
隨后,小悠查詢了銀行卡余額,發現由4800多元變成了100多元。這時對方又說,有5000元剛匯入小悠的賬戶,在10分鐘內被小悠取走了,要再用5000元進行驗證,證明沒參與詐騙。小悠向舅舅借來5000元,按照之前的流程再次“驗證”成功。隨后,對方又說,需要她交12000元的保證金,破案后會將這些錢都返還給她。小悠于是再次向舅舅打電話借錢,舅舅察覺有異樣,沒有給。
撥打手機無人接聽
才意識到被詐騙
小悠說,當晚8時許舅舅趕到學校,聽她講了經過后,帶她去附近的派出所報案。正做筆錄時,對方打來電話,警官接起說了一聲“你是誰”,對方便立刻掛斷了電話,再次撥打時已無人接聽。她這時才反應過來,自己是真的被騙了。
小悠向華商報記者提供了當天的手機通話記錄,記錄顯示:小悠與“+8615000****46”的上海移動號碼共12個通話記錄,包括7個呼入記錄和5個呼出記錄。通話時間從下午4時22分到晚上9時03分。
隨后,小悠提供的銀行賬單顯示9月7日共有6筆轉賬記錄,先是轉入2100元,轉出4713元和4.8元,接著轉入5000元,又轉出4901元和4.8元。
小悠說,她接電話時確實看到號碼顯示為“10086”,但之后查看通話記錄,發現號碼變為“+8615000****46”。對方當時曾要求她刪除通話記錄,所以通話記錄不完整。
小悠的舅舅李先生說,當天下午4時許,小悠給他打電話要5000元錢,只說有急用,沒有解釋原因。誰知打完錢不到一個小時,小悠又打電話要12000元,并堅持不說原因,還說答應別人要保密。他覺得蹊蹺,下班后便立刻趕往咸陽,這才得知小悠被騙。
9月27日下午,咸陽市公安局渭城分局文林路派出所的警官稱,小悠反映的情況已經立案,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實習記者 田瑞雪
責任編輯:彭開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