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稱,一些年輕人覺得漢語課非常重要,為此在高中階段轉學到海爾姆霍爾茨中學來,其中還有中國血統的德國人,比如白曉芬。她覺得課程挺輕松,這一點都不奇怪,畢竟她在轉學前已在上海的一個中學上過一年課。她用流利的漢語說:“小時候我爸爸經常去中國出差,所以我對那個國家,對那邊的人特別感興趣。”
比約恩·勃蘭登堡也很明白為什么要選修漢語:“因為中國是一個正在上升的經濟強國,學漢語怎么都值得——也是為拿到一塊招牌”。要在中文和西班牙語之間作選擇,他一點都不感到困難。另外,可能有參加交流項目的機會,他認為這很重要。
每隔兩年,海爾姆霍爾茨中學都會組織漢語生去中國度復活節假期,德國學生們頭一周在馬鞍山的合作學校度過,第二個星期游覽其他中國城市,比如上海,旅游照片和合作學校學生們的書法習作裝飾著教室。組織并陪同旅游的沈老師表示,“學生們都很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