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選手來自坦桑尼亞的MIRIAM穿漢服演講。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趙藝佳 攝
一樣的是中國詩詞,不同的是理解
“詩歌的美應該表現在意境美、音韻美、詩句美、用詞美四個方面。”來自利比亞的ISMAIL ALBOUCEDY以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為例講解了中國詩歌四美之所在。聲情并茂的朗誦、恰當獨特的解析贏得的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沒想到留學生對于中國詩歌中的美也能感同身受,我要為他們為中國詩歌一起點個贊。”現場觀眾陳晉一直在為ISMAIL ALBOUCEDY鼓掌。
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阿斯蘭則用網上熱傳的土耳其詩人Qyazzirah Syeikh 的《I Am Afraid》的“詩經版”、“離騷版”等神翻譯入手,講解了他所理解的中國詩詞的婉約之美,“我認為優美是中國詩詞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借用網上的‘神翻譯’,既讓大家聽得愉快,又能表達出我的觀點,何樂而不為呢?”阿斯蘭對于自己選取的角度十分滿意。
而來自也門的MOHAMED ABDO SALEH ALFAIEQ則認為中國的古詩詞文化需要回歸。“人們常說,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我認為,詩就能帶給我們遠方。” MOHAMED ABDO SALEH ALFAIEQ剛來中國時一點中文都不會,現在卻能過站在中文演講比賽決賽的舞臺上,他認為是中國詩詞帶給了他力量,“是中國詩詞成就了現在的我,希望它能夠給所有人都帶去希望和遠方。”
面對“中國詩歌之美”這個共同的話題,每一位留學生都講出了屬于他們的理解。
最終,經過近三個小時的激烈的角逐,來自赤道幾內亞的馬葉和來自坦桑尼亞的MIRIAM最終拔得頭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