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二:騙子騙術花樣多
就讀于美國紐約福特漢姆大學的張坤說:“我剛到美國的時候,在機場叫了一輛接送客人的電召車,談好是46美元,結果司機左繞右繞說不認識路,把我們送到住處后開了一張148美元的收費單。因為剛來美國,情況也不熟悉,我就沒有和他爭辯,只好付錢認栽了。初來乍到就被騙,我感覺有點心寒。的確,這個世界到處都是好人,但也同樣到處都有不懷好意的人。”
在澳大利亞留學的張航(化名)就被所謂的“房產中介”給騙了。“當時我想租一間公寓,所以一直在網上留意租房信息。有一間公寓裝修精致,設施齊全,我感覺十分劃算,便聯系了‘房東’,在短暫確認后收到一份租房合同。我也沒有多想,因為這一切似乎都符合常規。簽了合同之后,‘房東’說按照澳大利亞的規定要提前支付1個月的租金。雖然當時我也猶豫過,但還是把錢匯到了‘房東’的指定賬戶。可是把錢匯過去后便再也聯系不到‘房東’了。現在我非常后悔,但也沒有辦法,只能吃一塹長一智了。”
感受三:飲食味道不習慣
古話說:“民以食為天”,可見飲食對人類的重要性。學子來到異國他鄉,不能吃到家鄉的美食,飲食上的不習慣可謂頭等大事。
馬智超就讀于曼谷博仁大學。他說,來到泰國最糟心的事就是飲食不習慣。“泰國的飲食口味偏向于甜和辣,主食以大米為主,面食基本上是沒有的。我是一個北方人,來到泰國后,沒有找到一個能夠吃面食的地方。吃當地飯還是很不習慣的,經常吃了飯之后就鬧肚子。在泰國吃海鮮比較普遍,而我又對海鮮過敏,只好買面包和牛奶填飽肚子。后來我就到不同的餐館去嘗,慢慢找到了符合自己口味的餐廳,也就逐漸適應了。”
李響(化名)就讀于意大利米蘭大學。初到米蘭時,李響十分不適應,吃慣了中國菜的胃不習慣吃西方的披薩。李響說:“最懷念的還是媽媽包的水餃。于是我就到超市買了面粉和要用的菜,跟媽媽視頻,讓她一步一步地教我來做。花了一下午的時間終于包出來一鍋,雖然包得不是很好吃,煮的時間長了水餃也煮破了,但我已經很滿足了。后來我又從網上找菜譜,跟著菜譜來做。現在我的廚藝已經很好了,普通的家常菜基本都會做。好多同學也都喜歡吃我做的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