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我準備了一周的春節主題課程,比如寫對聯、剪窗花、用廢舊材料制作玩具炮仗和拉花等,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在菲律賓蘇里高市樹里爻孫逸仙小學援教的王美健3日對記者說。
中國雞年春節期間,王美健制定了跟年俗有關的中國民俗文化教學內容,將“年味”帶進課堂,深受學生們喜愛。
王美健說,當地學生都驚嘆中國春聯的文字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竟能描繪出如此豐富的形象,并抒發美好愿望。一些孩子回家后主動要求家長買春聯,貼在家門口。
大年初一,王美健所在的學校還組織家長和師生們舉辦了新春聯歡會,炸年糕、包餃子、烤乳豬,王美健和其他外派教師一道,拿出自家絕活,讓學生們品嘗了正宗的“中國年味”。
在泰國援教的呂蘭玉是龍仔厝府三才公學小學二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兩個班的班主任,并教授中文基礎課。春節期間,她在課堂上教學生們跳中國舞、剪紙,書寫新年祝福語,繪畫心中的新年景象。她還專門設置春節詞匯拓展造句環節,幫助學生熟練掌握使用新春日常用語。
“孩子們非常喜歡中國新年和中文課。”呂蘭玉說,學校還準備了許多小紅包讓老師發給本班的學生,她自己也買了些禮品,通過抽獎環節分發。
在春節迎新晚會上,呂蘭玉和三才公學全體中文教師們集體表演了中泰英三語版的自創歌舞——《小雞小雞》,逗樂了所有在場觀眾。
“春節前,我培訓的一名學生參加講故事比賽,拿了第一名,我感到非常開心。”呂蘭玉說。
“外派教師有效彌補了菲律賓華文教師數量短缺的問題,他們教學經驗豐富,為華文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中國駐菲大使館領事董洪亞介紹,今年春節,大使館在舉辦新春招待會時,專門邀請了外派教師參與,讓他們感受到祖國的關心。
老撾最大的華校寮都公學給中國外派教師放了兩周長假,但仍有不少教師選擇在當地過春節。來自廣西柳州的教師莫明忠參加學校少年舞獅團培訓工作,從初一至今,舞獅團先后到老撾中華理事會、中國駐老撾大使館及各僑團僑社拜年。
廣西僑辦主任秦春成說,2016年,廣西共派出169名教師赴老撾、柬埔寨、泰國、菲律賓、印尼等東盟國家的45所華校援教,外派教師數量居中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