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記者從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基礎教育分社了解到,關于中小學生課程教材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一事,該出版社2016年11月底就已經接到教育部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相關通知,對教材相關內容進行排查。
出版社和各學科編寫組根據相關要求、12月底“在中小學教材中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有關要求”和部編教材樣張,在排查的基礎上,進行了認真地修改。
截至今年1月初,所有2017年春季使用的基礎教育教材都已經完成了“十四年抗戰”相關內容的修改,并經過教育部的專項審查,進入印刷流程。
出版社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排查和修訂不僅涉及文科教材,而是包括基礎教育階段的所有教材。修訂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首先是樹立了十四年抗戰的概念,計算時間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其次,突出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強調了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凸顯了抗日戰爭凝聚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精神。
而人教社就此表示,他們也會對教材進行修改,但具體修改的情況和進度目前不方便透露。
(原標題:中小學教材“十四年抗戰”修訂主要突出四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