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早已習慣這樣的忙碌狀態。雨果在中學期間發起了一項幫助亞洲兒童的公益基金倡議,拿了幾個奧林匹克競賽獎。忙碌終有回報,這為他進入哈佛加分不少。一進哈佛,發現身邊同學都是厲害角色,雨果更是一刻都不敢停歇。計算機專業的他組了個7人團隊,忙活一學期,做了個哈佛校園資訊APP,一經推出便吸粉無數,已經有超過85%的哈佛學生成為它的忠實用戶。
原本以為雨果是個比較少見的工作狂,但雨果帶我們旁聽了一場哈佛大學學生會例會后,我才發現忙碌是哈佛學生的常態。會上,學生會各個委員會主席介紹了各自的工作進展,他們幾乎每天下午下課后就要開始滿滿的活動或者會議,而且每項工作都被寫進文件里接受所有成員監督。他們的財務報告寫得清清楚楚,活動做得漂漂亮亮,主席們個個顏值挺高。
雨果說,哈佛學生都怕自己不夠忙。哈佛的學生好像一定要給自己找來一堆事情忙,去和華爾街的大佬開會,去華盛頓和議員討論政策,去第三世界國家做志愿者,忙到不睡覺也要擺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他們在比,比誰更忙,比誰對自己更狠,比誰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