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們在拿了offer之后,肯定都欣喜若狂,但是這并不代表拿到了offer就能順利踏上異國求學的道路,這只是第一步。之后,無論是辦簽證、置辦行前用品、買機票等等都是麻煩事。今天,就讓我們南京加成留學的小編來給諸位留學生分析一下,其中一道關——交學費,都有幾種不同的方式,或許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為留學生,交納學費的渠道無非四種:易思匯、銀行電匯、信用卡、旅行支票。它們都各有什么特點?聽小編慢慢道來。
1. 易思匯 : 最方便
易思匯是一個留學繳費平臺,由“中國合伙人”俞敏洪、徐小平、王強以及國際投資巨頭IDG資本投資的,最近幾年比較火。
在線人民幣付費,免除排隊、換匯、填寫電匯單等繁瑣過程,通過銀行監管賬戶直連海外上千高校。此外易思匯還打破傳統銀行服務的壁壘,由專屬客服全程提供資金追蹤和到賬提醒,并為留學家庭進行一對一的留學金融服務。
易思匯有以下幾個特點:
網上操作,有網銀就能隨時交學費,不用在工作日去銀行排隊。
手續費80元起,沒有隱含費用,比銀行手續費差不多便宜一半。
與學校直連,不用填特麻煩的電匯單,界面都中文的,把自己的學生信息填進去就可以了。
用人民幣就能交學費,不用去銀行換匯,也不占用個人外匯額度。
注冊之后會有一個專屬客服添加微信,下單的時候有問題隨時可以問,打電話也可以。
能夠保證足額到賬,學費到了以后還會有郵件提醒,這個去銀行查賬的話是要單收錢的。
今年居然還增加了交費期提醒,再也不用怕放假回來瘋玩,忘了交學費了。
2. 銀行電匯 : 最平庸
銀行電匯相信是很多留學生家長提到交學費時首先會想到的支付方式,僅在工作日銀行才會受理外匯業務。第一步需要換匯,根據當時的匯率將人民幣兌換成美金,但是需要注意每人每年僅有5萬美金的外匯額度。換匯完成后要填寫一份電匯單,上面的信息包括學生所在學校的賬戶名稱、賬號、開戶行名稱、開戶行地址、swiftcode和ABANumber等信息,這些內容幾乎都需要用英文填寫完成。銀行電匯的手續費一般在0.1%左右,同時還需額外支付150 元左右的電報費。將錢匯出之后,如果需要查賬,那么每次查賬都需要額外支付一定的費用。
綜上所述,銀行電匯雖然不算貴,但是也沒有任何亮點可言,同時整個流程也非常麻煩。所以,小編并不推薦大家使用銀行電匯交學費。
3. 信用卡 : 最快捷,然而太貴
如果你的學費馬上就要due( 逾期 )了而其它所有支付方式都無法讓學費及時到賬,而你本身又是個壕(請注意務必滿足這兩個條件),那么信用卡就是你的唯一選擇。要說信用卡有什么特點,那就是快,將交學費變成了一個消費行為,真正意義上的即時到賬。但是,它也有一個無法回避的硬傷——太、貴、了!每筆2.6%的手續費,交一筆上萬美金的學費絕對讓人肉疼。所以如果你不是個壕,那么還是請老老實實在due day前讓你的學費踏踏實實地到學校的賬上吧。
4. 旅行支票 : 最小眾
這個雖然也是銀行的業務,但是這可是個“爺爺輩”的業務了。匯票就是在孩子去國外留學之前,將錢款存入銀行,境外銀行以匯票作為憑證將付款人之前存入銀行的錢進行提現。手續費每個銀行都不一樣,而且也并非每家銀行都有。電子旅行支票也類似,但是支持的銀行也更少,而且大部分是代售,并非銀行自己的業務。
相對來說,匯票可以說是實時到賬,畢竟是“見票放錢”,不必擔心錢匯不到等問題。但是,既然是銀行業務,跑銀行找柜員還是免不掉的。這些都是小事,最大的問題在于匯票需要讓學生攜帶漂洋過海,要知道匯票是一件實物,人丟東西總是在所難免,尤其是舟車勞頓之后,但是如果匯票丟失了,那可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附錄:留學付費方式深度對比
說了那么多,相信留學生們對于幾種交學費的方式孰優孰劣已經心里有數了。出國留學是苦旅,已經困難重重的留學道路能省點事還是省點事好,因此選擇一種省心、方便的交學費方式,能給你的留學生活帶來很多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