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在海南三亞舉辦的第24屆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全國總決賽上傳來的好消息讓廈門理工學院又“火”了一把——憑借精彩的表現,廈門理工學院設計藝術與服裝工程學院學生生港帥、關思宇分別榮獲大賽男、女模總冠軍。同時,該校設計藝術學院學生金甜甜摘得女模亞軍,并獲得最佳身材獎,紀晨琳獲得了十佳女模的好成績。
廈門理工學院學生生港帥、關思宇分別奪得第24屆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全國總決賽男、女模總冠軍。
包攬了數個獎項,此次“征戰”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廈門理工學院可謂是滿載而歸。要知道,這些獎項的“分量”不可小覷——創辦于1989年的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被中國時尚界和社會各界公認為當今國內規模最大、水準最高、最具影響力、執行最成熟的權威賽事,更被譽為中國超級名模的搖籃和通往世界的橋梁。今年的大賽上共有來自中國、加拿大、斯洛文尼亞等國家18個賽區的千余名選手競相角逐。
“總共有80幾個女模赴三亞參加總決賽,我覺得在飛機一落地那一刻,比賽就激烈地開始了。”不同于第一次參賽就摘得冠軍的生港帥,在關思宇看來,能最終在激烈的比賽中斬獲冠軍,要得益于此前參與的各類模特大賽的實操和積累。
“在上好專業課的同時,學校老師也為學生們提供了參加公益走秀或設計師走秀等活動的機會,鼓勵他們參加一些比賽,多接觸服裝表演的真實舞臺,”廈門理工學院設計藝術與服裝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朱瑞元表示,“不僅學生積累了比賽經驗獲得成長,我們也更了解行業需要什么,進而反饋到我們的教學和人才培養中。”
雖然對比國內同領域的老牌專業院校,廈門理工學院在服裝設計與表演專業起步不算早,但在辦學之初,學校就堅持“多條腿走路”,不但重視培養學生的服裝表演能力,在服裝設計、營銷、主持等方面也不曾放松。
“T臺實驗室、健身房、服裝工藝室、攝影棚、流行資訊室……學校為學生的多方位的學習和實踐提供了豐富的平臺,”學校設計藝術與服裝工程學院服裝表演系主任、曾擔任CCTV模特電視大賽評委的錢靜說,“事實上,畢業后走上職業模特道路的學生并不很多,多方面的人才培養策略能給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帶來更多的‘出口’,有的學生畢業后選擇從事專業模特培訓或活動策劃等領域,在許多大賽中都可以碰見他們的身影。”
近年來,隨著時尚產業的經濟效益不斷凸顯,廈門將時尚產業作為引進高端產業發展的關鍵,納入市重大項目機制加以推進,提出要打造“時尚之城”。在這樣的背景下,廈門理工學院積極呼應地方產業發展需求,主動對接廈門時尚產業鏈,積極探索時尚產業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校企合作、以賽促學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時尚產業人才培養質量。
“在每年專業的招生里,學院招收的男模數量較多,幾乎每年都是全國第一,基本上達到男女一比一的比例,”朱瑞元指出,這正是學校“為產業服務”辦學理念的體現,福建省內,尤其是閩南地區有包括利郎、鳳飛服飾等知名男裝在內的品牌,對男模的需求量大,針對這個特點,廈門理工學院適時調整了招生政策,并加強與各大企業品牌的合作,學校的學生深受這些品牌和許多本土優秀設計師的喜愛。
對接廈門市時尚產業的發展,目前,廈門理工學院正積極融合設計藝術與服裝工程學院、數字創意與傳播學院等文科學院的優質資源,和國內外時尚產業品牌機構聯手,共同籌辦具有國際視野的廈門時尚學院,合作開展時尚人才培養、時尚產品設計、時尚研究發布、時尚品牌推廣等,推動時尚產業鏈的發展,為廈門時尚行業智造轉型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今年9月,學校簽約成為廈門國際時尚聯合會的高校類獨家合作伙伴,值得關注的還有,廈門理工學院數傳院院長郭肖華帶領的團隊正負責進行廈門市“十三五”時尚產業發展的規劃工作,致力于結合學校資源和平臺,對接廈門時尚產業集群發展需求,助力廈門打造“時尚之城”。(木易 羅喆)□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