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施背景和重要意義
實施“天池計劃”,是自治區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著眼于為新農村建設培養骨干力量,改善縣鄉黨政干部來源作出的戰略安排。一方面將為基層一線注入新鮮血液,改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結構,有效發揮大學畢業生有理想、有才華、有朝氣的優勢,保農村穩定、強基層組織、促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讓大學生到農村經受歷練,能夠幫助他們了解區情、熟悉基層,在基層一線實踐鍛煉中積累工作經驗,早日成長成才。因此,實施“天池計劃”,既是強基固本的重大舉措,又是人才培養的寬闊舞臺,對于維護社會穩定、打贏脫貧攻堅戰意義十分重大。
二、選聘數量和崗位條件【職位表下載】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每個村至少有1名在村任職的大學生”要求,進一步充實村(社區)組織工作力量,綜合考慮全區行政村和在村任職大學生等因素,2017年全區擬選聘3269名“天池計劃”人員。其中:從應歷屆高校畢業生中選聘2269名、占69%,從在崗大學生村官中定向選聘1000名、占31%;南疆四地州1984名、占61%。
考慮“天池計劃”人員期滿考核合格將全額定向安置到縣鄉機關工作,將從應歷屆高校畢業生的崗位條件設置為本科及以上、30周歲及以下,同時擬面向“985”“211”工程院校選聘440名。南疆四地州由于條件艱苦,適當放寬了選聘條件,報考年齡設置為32周歲及以下。對定向在崗大學生村官的崗位適當放寬了年齡、學歷等條件。
三、選聘對象和工作程序【報名入口】
今年“天池計劃”報考對象與去年一樣,主要有七類人員,分別是:新疆戶籍或生源的高等院校畢業生,新疆普通院校的內地生源畢業生,在疆大學生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人員、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自治區統一選派到鄉鎮且仍在鄉鎮工作的公務員(含選調生)配偶,新疆戶籍人員配偶或子女,援疆干部配偶或子女,駐疆部隊現役軍人配偶或子女。
工作程序主要有:報名、筆試、資格審查、面試、體檢、考察、公示、培訓、聘用等。報名和筆試與2017年公務員考錄工作同步進行,“天池計劃”人員筆試科目與公務員考試一致,一次統一考試,兩次選拔機會。凡報考“天池計劃”人員的考生,只能在公布的“天池計劃”人員崗位中選擇符合自身條件的一個崗位報考。考生除“天池計劃”崗位外,可同時報考公務員崗位。根據筆試成績總體情況,在最低控制分數線以上,由高分到低分按1:2的比例確定面試入闈人員,因公務員招錄等原因產生的空缺崗位依次遞補。達不到規定比例的崗位,按實際人數確定面試入闈人員。對擬聘用人員,由自治區統一組織進行崗前培訓,培訓考核合格的,辦理聘用手續。
四、工作分配和相關待遇
新選聘人員,按照考生報名崗位,由縣(市、區)根據村(社區)級組織未配備大學生的情況分配工作,優先考慮分配回戶籍所在地崗位。到村工作的,是中共黨員的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不是黨員的任村委會主任助理;到社區工作的,由社區黨組織安排具體工作崗位。需要明確的是,“天池計劃”人員在村(社區)工作期間,各級機關單位不得借用。
“天池計劃”人員不具備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身份,但其管理及考核比照國家公職人員有關規定進行,由縣(市、區)組織、人社部門共同負責,日常管理由鄉鎮(街道)黨(工)委負責,黨團組織關系轉至所在村(社區)。2年培養鍛煉期滿考核合格的,進行全額定向公務員招錄和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全部安置到縣鄉機關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崗位,在村任職時間計算工齡。
“天池計劃”人員的補貼標準比照當地鄉鎮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后工資收入水平確定,地區類別不同,補助標準不同。2017年二類地區月人均2494元、三類地區2750元、四類地區3070元、五類地區3720元、六類地區4715元。在南疆四地州工作的,發放地方福利性津貼,月人均660元。同時,還發放一次性安置費,統一辦理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按當地標準發放冬季采暖補貼或夏季高溫補貼。符合國家和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規定、聘期考核合格的,其在校期間的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由中央和自治區財政代為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