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志愿填報時間
2017年北京市高考志愿填報在高考成績和分數(shù)線公布后進行。
志愿填報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填報本科批次志愿,填報時間為6月25日8:00—6月29日20:00。
第二階段填報專科批次志愿,填報時間為7月25日8:00—7月26日20:00。
特別提醒
各批次征集志愿填報及錄取在下一批次錄取開始前進行。征集志愿填報的時間很緊,一般征集12個小時,以往多為8:00至20:00。每次征集志愿開始前,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將公布征集志愿的專業(yè)計劃目錄。所以,在此提醒各位考生,在錄取期間,要及時關注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發(fā)布的相關信息。
3
投檔規(guī)則
錄取時分本、專科按錄取批次順序進行。本科提前批、專科提前批實行順序志愿投檔方式,本科一、二批、專科普通批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方式。
(一)順序志愿投檔
順序志愿投檔是按照“志愿優(yōu)先,從高分到低分”的原則進行。也就是說當前批次全體錄取高校的第一志愿都錄取結束后,再進行第二志愿的投檔,第一、第二志愿在錄取時間上是不重疊的。北京市高招錄取采用順序投檔的有:本科提前批A、B、C三段投檔和專科提前批投檔。
順序志愿投檔過程如下:在一志愿投檔前,計算機根據(jù)各考生填報的一志愿將他們分成不同的隊列,一志愿填報同一所院校的考生在同一個隊列,按分數(shù)從高到低排隊。投檔時按院校確定的投檔比例(一般在120%以內),將符合條件且排名位于該投檔比例相對應名次之前的考生電子檔案投給院校。比如:某院校的招生計劃是100,投檔比例設為120%,一志愿投檔時計算機將一志愿填報了該校且在該隊列中的分數(shù)排名在第120名往前的考生投給該院校。如果最后一名有多個考生同分,則把同分考生全部投給該院校。
所有高校一志愿的錄取都結束后,再進行二志愿的投檔。只有一志愿未完成計劃的院校參與二志愿投檔,投檔過程和一志愿類似。在投檔前將二志愿填報同一院校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在同一個隊列排隊,根據(jù)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按缺額的計劃數(shù)進行投檔。如果二志愿結束后,仍有院校未完成計劃,將進行征集志愿。
從以上順序志愿的投檔流程可以看出,順序志愿中的第一志愿非常重要,考生一旦一志愿報得太高而未被錄取,等到二志愿投檔時,往往其二志愿院校已經錄滿或者二志愿分數(shù)線飆升,留給該考生的二志愿機會就很少了。對于順序志愿的填報,考生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分數(shù)和院校及專業(yè)意愿謹慎選報第一志愿,避免沖高。
(二)平行志愿投檔
平行志愿投檔,按照“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北京市高招錄取采用平行志愿投檔方式的有:本科一、二批志愿(含征集志愿)投檔;專科普通批志愿(含征集志愿)投檔。
平行志愿投檔過程如下:投檔前,對同一科類分數(shù)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總分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隊,所有考生排一個隊列,排隊在前的考生優(yōu)先投檔。具體到一名考生的投檔過程是:根據(jù)該考生所填報平行志愿的志愿順序(先A后B再C),檢索符合條件的志愿院校。即先檢索該生的A志愿院校是否未滿額,如果A志愿院校滿額,則繼續(xù)檢索B志愿院校,如果B志愿高校未滿額,則進行投檔,該生投檔處理結束,否則繼續(xù)檢索C、D、E……如果該考生所有平行志愿都未投出去,則屬于未能投檔的考生,此考生處理結束。下一步,計算機繼續(xù)進行隊列中下一位考生的投檔過程。
平行志愿的投檔中遇到總分相同考生,按以下原則處理:若考生總分相同,則按單科順序及單科成績從高到低排序進行排隊。本科批次單科成績的排列順序為:語文、數(shù)學(文/理)、外語、文科綜合/理科綜合。舉例來說:如果報考同一所高校總分相同的考生人數(shù)大于該校計劃余額時,先比較語文成績,單科成績高者優(yōu)先投檔;若語文成績相同,則依次比較數(shù)學(文/理)、外語、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單科成績再行投檔。專科批次單科成績的排列順序為:語文、數(shù)學(文/理)、外語。單科成績均相同者則同時投檔。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平行志愿只進行一輪投檔,當一名考生的電子檔案投出去后,那么本志愿后續(xù)的院校志愿就不再檢索。如果該考生投檔到某院校后,由于他填報的專業(yè)都是該校的熱門專業(yè),分數(shù)雖然夠該校投檔線,但都不符合所填報專業(yè)的分數(shù)要求,如他不服從專業(yè)調劑,這時候院校只能做退檔處理,此時本輪次的平行投檔早就結束,該生只能參與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的投檔。因此,在平行志愿的填報中,為了減少退檔的風險,建議考生選擇服從院校內專業(yè)調劑。如果對專業(yè)范圍有要求,建議考生在選報院校志愿時,不要太拔高。
考生在填報平行志愿時應當考慮到要有一定的志愿梯度,相應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填報志愿必須要實事求是,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成績、身體條件,科學、合理地選報志愿。考生要注意克服盲目“拔高”和過于“保守”的兩種傾向,以免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