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高考終于落下了帷幕,有些考生還沉浸在考試的回憶中,為自己的粗心大意、思考不周而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有些考生則覺得自己終于“脫離了苦海”,開始“及時行樂”,于是整天與朋友放浪形骸、推杯換盞。如果你也有這些表現(xiàn),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這些都有可能是“考后綜合征”的跡象。
考后一周到放榜后一周需警惕“考后綜合征”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燕偉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提醒,“考后一周到放榜后一周是‘考后綜合征’最容易爆發(fā)的時期。”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玉明在接受《昆明日報》采訪時表示,“考后綜合征”一般指大考之后,一些學生因考試出現(xiàn)的過度緊張、焦慮、煩躁等癥狀,嚴重時還可能引發(fā)抑郁、自閉、冷漠等應激性障礙。
李玉明介紹,一般來說,“考后綜合征”有考后抑郁、考后自閉和過度玩樂這三種具體表征:
考后抑郁多由擔心考試成績不理想,因而無法考入理想院校等原因引起,表現(xiàn)為焦慮、緊張、煩躁、沮喪、萎靡等;
考后自閉則是因為感覺自己沒有考好而“沒臉見人”,或者因為突然不用復習功課而感覺“無所事事”,繼而整天將自己關在房間里,變得自閉;
過度玩樂是指考后過度放松,如經(jīng)常通宵看電影、打游戲,天天與朋友聚餐、唱歌等,這樣很容易養(yǎng)成不良的作息習慣,進而危害身體健康。
教你“三板斧”,砍掉“考后綜合征”
考生該如何預防和應對“考后綜合征”呢?《齊魯晚報》向大家介紹了以下三種方法:
1、盡情釋放情緒。不管是大哭一場,還是放聲高歌,都比將情緒憋在心里或一言不發(fā)要好。在必要時還可以向朋友、親人傾述。
2、樹立新目標。可以利用中學階段的最后一次長假學習一項新技能,如開車、游泳等。這樣不僅能轉移注意力,還能開闊視野,讓自己從狹隘的考試環(huán)境中走出來。
3、放松需要有節(jié)制。假期作息紊亂會造成睡眠節(jié)律紊亂,影響大學入學后的作息習慣。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保證良好的作息習慣很重要。
此外,《北京青年報》建議,可以利用上大學前的時間閱讀一些課外書籍,為自己“充電”,并提前了解大學生活和學習特點,為適應大學生活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