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暑假,40名90后晉江籍大學生組成“教育改變晉江”服務隊回鄉支教,為準大學生支招如何規劃大學生活。如今,服務隊越發壯大,超過200名晉江籍大學生加入,連續三年舉辦大學生“學前”公益培訓,數百名晉江準大學生受益,服務范圍也延伸至支教貧困家庭等。該服務隊負責人蔡子進說:“我們希望用這種方式為家鄉的教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012年6月,蔡子進從福州大學畢業,回想大學四年的學習,他深感指路者的重要性。于是,他策劃組建公益支教團隊,向準大學生們提供教育指導,讓他們規劃好大學求學之路。
同月13日晚,他把活動策劃發到QQ空間后,近百名大學生主動加他的QQ,表示想加入支教團隊。經過篩選,39名晉江籍在校大學生加入團隊,大部分是90后。
2012年夏天,剛剛考上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的陳小棋參加了第一期公益教育培訓,那幾天,她聽師兄師姐們分享大學的經驗,感覺受益匪淺。
如今,在晉江英林一家銀行工作的蔡子進仍然負責著“教育改變晉江”服務隊的瑣事,經常通過QQ群、微信群等方式與在全國各地讀大學的隊員們討論新一年要開展的公益教育項目。除了每年堅持的大學“學前”公益教育培訓,今年寒假,他們還將愛心帶進了貧困家庭。
晉江陳埭高坑村有一支“祖孫清潔隊”。因家庭遭變故,環衛工王振發夫妻獨立撫養2個孫女和4個孫子,其中最大的11歲,最小的僅4歲。由于戶口問題,5個適齡孩子至今還不會寫字。“教育改變晉江”服務隊得知此事后,立即啟動“教環衛工王振發家中孩子讀書寫字”支教活動,從1月25日至2月15日,持續三周,服務隊制定了詳細的時間安排表、課程表和課程內容等,每周安排3名大學生志愿者授課,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展開分組教學,每天6節課,每節課平均40分鐘。
“雖然路途周折,但是支教的意義重大,看到孩子們學會寫字,心里特別開心。”王燕燕是其中一名大學志愿者,來自晉江東石。每天,她都要很早出門坐車轉車,來回四個小時。大學生志愿者葉妮妮說,在此次的寒假支教課堂中,孩子們不僅學會了拼音、寫字、加減算術,還養成了勤洗手、早晚刷牙等良好的生活習慣。
“這三年來,我們義務開展的項目從準大學生的培訓,到高考填志愿的指導、大學生論壇,再到小學生支教,就是希望力所能及服務家鄉教育,很開心的是,越來越多的本地大學生加入團隊。”蔡子進的言辭中難掩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