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3年全國高考拉開帷幕。因為所占分值高,每個人都能有感而發,高考語文作文毫無意外地又掀起了一波全民討論的熱潮。不少人躍躍欲試,想一展身手,甚至連人工智能也被叫來寫高考作文。
本次高考語文試卷共有7套,其中4套為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命制,包括全國甲卷、全國乙卷、新課標I卷和新課標II卷。北京、上海、天津三地自主命題。
今年高考作文題有何特點?作文題設計思路是什么?一起來聽教育部教育考試院組織專家的權威解讀↓
試題文字簡潔
不在審題立意上設置門檻
此次考試,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命制語文作文試題共4道。試題文字簡潔,不在審題立意上設置門檻是這四道題的共同特點。
以全國甲卷作文題為例,這道作文題文字簡潔,意蘊卻十分豐富,給考生充分的思考空間。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鄭桂華表示,簡潔的文字能夠引導學生自己想象生活中的現象,避免面面俱到卻淺嘗輒止的寫作。
鄭桂華:不是靠刷題、靠機械記憶獲得高分,走出應試取向,走向素養取向。日常生活中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及綜合素養能夠在試卷中得到比較好的表征。
語文是立德樹人的獨特載體,其育人價值能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體現出來。全國乙卷作文題的兩則材料針對國際關系、文明互鑒等時代命題,揭示了普遍卻蘊含著大智慧的道理。
北京大學教授陸儉明:今年比較注重德育教育。德育教育首先要有國家觀念、家國情懷和愛國的情操。另外也要有國際意識和世界眼光,我們不能光是看到我們自己,還要看到世界,這一點我覺得今年也體現得比較好。
增強了考卷和教材的關聯性
作文題目與生活息息相關
今年,17個使用國家統編教材的省份均用的全國新課標卷。新課標I卷和II卷試題系統地增強了與統編教材的關聯。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王本華表示,今年的4套考卷和教材的關聯性非常強。
王本華:我們有一套試卷選的是沈從文的作品,沈從文在教材里出現過,雖然不是直接選用教材內容,但是作者曾經出現過,就會給學生一種很親切的感覺。
安徽省使用的新課標II卷作文題是一道讀寫結合類試題,材料是從試卷內其他模塊的材料中衍生出來的,引導學生在讀、思、寫之間轉換。
對于青少年來說,“自己的空間”具有獨特的精神價值,是放松心情、安放心思、積蓄力量、加油充電的地方。安徽省銅陵市一中語文教研組組長王興征表示,要想寫好這類作文,可以嘗試說理性的論述文。
王興征:最重要的還是要體現說理性文章的邏輯性和辯證性。對于這樣一種存在于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從邏輯順序上可以先描述這種現象,指出實質,凸顯這種現象的普遍性和重要意義;
其次,可以探尋產生這種現象和心理需求的原因,從外部環境的特征和內在身心的發展規律兩方面入手;
接著,可以闡述這種心理現象對于個人成長各方面的影響,當然也可以做反面思考;
最后,可以結合自身或是整個青年群體的成長現實,談談應該有的態度和一些有效的具體做法。
總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與考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每道題可書寫的空間與切入的角度都很多,學生們既能緊扣時代脈搏書寫重大主題,也能結合個人生活與學習,從身邊的具體事例談起,表達個人成長中的感悟與思考。
陸儉明:我覺得今年的試題是考核知識、考核閱讀理解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以及考核用詞選句的掌握。這三個方面的考核是要引導大家勤讀書、多讀書、讀好書。
監制丨王磊樊新征
記者丨譚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