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召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表彰大會暨2023年國家語委全體委員會議,授予178個單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先進集體”稱號、294名個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先進個人”稱號。據悉,這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以來首次表彰,我省獲評3個先進集體和8名先進個人。
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我省在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20年我省普通話普及率為89.32%,高于全國同期平均水平(80.72%)8.6個百分點。
“學校黨委把‘書香校園’當作一大品牌來建設。”此次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廈門六中學校德育處副主任、藝術團團長陳琦介紹說,“我們在青年教師群體當中舉行讀書沙龍活動,在全體學生當中開設朗讀活動。我們在初一年級將朗誦課納入課程表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是否學習朗誦;在高一年級開設播音主持選修課,供全體學生進行選修。此外,學校初中部和高中部都有朗誦社團,社團至今已有28年的歷史。依托朗誦社團,學校還成立了博雅思宣講團,融合朗誦、戲劇、演唱等多種藝術形式,通過小視角彰顯大角度,通過小故事來講大道理。這些活動深受學生喜愛。”
這是我省推動語言文字工作的縮影。多年來,我省發揮學校基礎陣地作用,將語言文字工作納入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教育督導評估指標體系,推動各級各類學校將教師課堂語言使用情況、課堂板書、備課、作業批改書寫規范情況納入教師教學基本功常規考核。據悉,全省中小學語言文字規范化達標學校達8297所,占比達51.6%。
目前,我省創建有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福建師范大學、閩南師范大學、泉州師范學院等5個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基地數量在全國領先。我省亦有良好的推廣普通話社會氛圍,近年來,我省創新舉辦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直接參加省賽人數超過2萬人,間接參加各地各校比賽人數超過百萬。
(記者 儲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