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全國各地很多醫院都鬧起兒科醫生“荒”,這個問題要如何解決?國家衛生計生委和教育部近日發布,兩部委將采取多項措施,恢復兒科本科招生!
國家衛生計生委和教育部將支持中國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8所高校舉辦兒科學本科專業,并將于今年7月起開始招收兒科學專業本科人才。
兒科17年后恢復本科招生 廈門多舉措破解兒科荒
兒科醫生加大培養規模
八所高校增設兒科本科專業
發布會上,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我國兒科醫生加大培養規模的情況:
1教育部門將推進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教育工作,為基層每年培養5000名左右從事兒科等各科常見疾病診療服務的全科醫學人才。2進一步擴大兒科醫學專業研究生招生規模。要求38所高水平的醫學院校增加研究生兒科專業招生數量,力爭到2020年達到在校生1萬人。3支持各地開展兒科住院醫師培訓,要求高等醫學院校進一步發揮高校附屬醫院的人才和資源優勢,積極配合衛生計生行業部門做好兒科醫生在職進修和培訓工作。4在目前兒科醫生崗位吸引力不足的情況下,從“入口”吸引一批優秀生源從事兒科醫療服務。5教育部將兒科學專業化教育前移,支持中國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8所高校舉辦兒科學本科專業,將于今年7月起開始招生,力爭到2020年,每省至少有1所高校舉辦兒科學本科層次專業教育。6兒科醫師達到14萬人以上,每千名兒童擁有的兒科醫師數達到0.6人以上。
四項措施緩解兒科醫生缺口大問題
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國兒科醫生數量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造成兒科就診難等一系列問題,國家衛計委將協同相關部門采取四項措施來緩解這些現象:
1完善兒童醫療服務體系。2加強兒科醫務人員培養。3開展兒童健康管理,促進兒童預防保健。4完善價格、薪酬等激勵機制。
國家衛計委:尊重兒科醫師就是愛護我們的兒童
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教司副司長金生國表示:在進一步加強財政支持的情況下,特別是對學科建設支持的情況下,通過部門協同調整理順兒科醫療技術勞務價格,使兒科醫療保健服務的勞動價值能夠得到合理補償,同時建立符合兒科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使兒科醫生在為社會提供優質兒科醫療保健服務的同時,獲得合理報酬,尊重兒科醫師就是愛護我們的兒童。
廈門兒科現狀調查
全國醫院鬧起兒科醫生”荒“,廈門兒科的情況如何?不少家長都這樣的苦惱,孩子生病比自己生病還焦急,但想找兒科醫生看病非常難。另一方面兒科醫生也反映自己工作強度非常大,難以滿足患者需要?到兒科看病到底有多難?記者進行了調查。
廈門兒科醫生:忙到吃不上飯
現場一 第一醫院:174名醫護人員 VS 每天上千門診量
上午11點30分,馬上就要到下班時間了,而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兒科門診前依然擠滿了人,兒科主任吳謹準被患兒家長團團圍住,平均5分鐘左右,吳謹準就要看一個孩子,在這短短的時間里,他要不停地問診、寫病例,一上午忙得抽不出時間喝口水。中午12:38分,吳謹準結束了看完了上午所有的患兒,當我們以為他要準備去就餐時,他的腳步又急匆匆地向兒科重癥監護室跑去……市第一醫院兒科門急診量每天都維持在1000人次以上的高位,在高峰期甚至能達到近2500人。目前市第一醫院兒科只有50名醫生和124名護士,工作量非常大。
市第一醫院兒科主任 吳謹準下午最遲有看到7點半8點的,早上的話我們經常看到12點半,經常有的,這已經是家常便飯,習慣的了,二十幾年了。
現場二 婦幼保健院:一上午接診40多個病人家常便飯
無獨有偶,在我市其他各家醫院,兒科醫生也是忙得不可開交,上午11點多,廈門市婦幼保健院里依然是人頭攢動,吳星東一上午已經接診40多個病人了。
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 吳星東一個上午大概有四十個預約病號, 再加上現場臨時來這邊排隊的病人,所以一坐下到現在就基本沒有休息過,正常的八點開診都要看到12點半或者1點鐘才能完成上午的診療工作。
現場三 市兒童醫院:醫生缺口39人
廈門市兒童醫院是我市目前唯一一家兒童綜合性醫院,即便如此,兒童醫院依舊面臨醫生缺口,其中內科人員缺口最大,還需38人,外科人員缺口一人。兒童醫院院長莊德義用一個生動的比方,道出了眼下醫院發展遇到的尷尬。“買個大卡車容易,開大卡車不容易,技術人才還是缺乏”。
現狀:兒科醫生護士都不好招
一方面是心急如焚的家長,一方面是口干舌燥的醫生,大家不禁要問為什么不多增加一些醫生呢?答案是招不到醫生,由于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薪資待遇相對較低等原因,兒科醫生的招收已經越來越難。
除了醫生數量不足以外,兒科護理人員也存在人員緊缺的情況。由于照顧兒童患者比照顧成人難度大,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溝通,對兒科護理人員的要求也更高;同時兒科護理人員也更容易遇到醫患糾紛,這使得他們的流動性非常大。
廈門:三管齊下破解兒科“荒”
作為廈門兒科的代表性醫院,市兒童醫院是由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托管的,目前復旦大學兒科醫院有18位教授專家擔任廈門兒童醫院的學科顧問、學術主任、特聘主任。同時醫院每年有20個醫生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規范化培訓。
引進人才,外加自身培養,市兒童醫院的破解方法,就是全市醫療系統解決兒科醫生緊缺的縮影。近兩年來,隨著市兒童醫院的建成投用,以及三級醫院兒科配備的加強,我市兒科服務能力有所提升,全市現有兒科醫生338名,每千名兒童擁有兒科醫生0.44名。眼下,面對迫在眉睫的兒科醫生荒,市衛生主管部門正嘗試新的解決方案。比如鼓勵基層具有兒科、內科以及中醫的相關知識全科醫生受訓專科成為兒科醫生。
綜合整理自央視新聞、廈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