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被問及英語為什么這么好時,妙光法師都謙虛地說:我在國外生活長大。但其實最開始,她是個英語倒數第一的孩子。
妙光法師出生在臺灣的富裕家庭,12歲移民澳洲。那時,她英語零基礎,性格內向,常受欺負。她說:100分滿分的英文課,她只能考3分半。
這段時間,她母親常去澳洲的佛光山道場散心,讓妙光接觸到了一些基礎的佛法。
她看到一本佛學書上說“要爭氣,不要生氣”,與其與人爭吵,不如改變自己。于是,她每天英文字典不離手,下課后專門聽人聊天,看電視學習英文表達,每天不停吸收。
但她英語突飛猛進,是在開始接觸“佛學英文”的時候。
高中時,她去澳洲的南天寺參加夏令營活動,由于其他同學都不懂中文,她被叫去做翻譯。其實,當時她翻譯得并不好,但南天寺法師告訴她:“你剛剛翻譯得很好哦。”后來妙光回憶說,這對她產生了很正面的影響。
后來,只要不上課,她就會去寺廟做義工,翻譯佛學冊子,也擔任口譯,英語進步很快。她高二時,她已經是班上第一名了。
有一年,星云大師來澳洲講經,南天寺特別推薦了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妙光擔任翻譯,因為她英語“比本地人還好”。
星云大師回憶說:“當時我們沒有太多交流。但幾個月后我再回南天寺,聽說六個人要跟我出家,其中一位便是這位話不多,個性內向的青年——妙光。”
從2000年起,妙光就成了星云大師的隨身翻譯。星云大師一直致力于向世界各國傳播佛教,他多次派弟子到國外留學,有計劃地在培養語言人才,加強佛教與當地的交流。
他還主張佛教各派融合,甚至不同宗教間的融合。這些都給妙光同星云大師走南闖北的機會,讓妙光英語的掌握日漸精進。
星云大師與教皇本篤交流,妙光在做翻譯
長期伴隨大師身旁,妙光對佛學的領悟更加深刻。她除了是星云大師的首席翻譯外,還是佛光山禪修營的負責人、南華大學宗教所助理教授,以及《佛光大辭典》英譯總召集人。
此外,星云大師還讓她獨自去歐美國家做講座,用英文宣揚佛教。
這些重復,都讓她能夠正確地用外語引述佛學經典段落,或說出經典的名字,讓佛教在中英兩種語言之間自由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