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幻想的起源
(1)鳴人你是我們夢想的延續——漩渦玖幸奈
看完《忍者之路》的觀眾都知道這部劇場版實現的是鳴人的一個夢想,不過岸本齊史在劇場版中插入了玖幸奈的回憶,其實這個回憶非常的有意義,它的存在使得我們對鳴人構建“幻想世界”的動機進行深化了解,其實鳴人要實現自己夢想這個動機只是表象,這部劇場版真正要實現的是旋渦玖幸奈的夢想。
龜島修煉過程,鳴人見到了自己的母親玖幸奈,玖幸奈告訴他:你是我們夢想的延續;而在玖幸奈回憶的片段中,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玖幸奈說:“我想象著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生活的樣子”,其實我想這時候鳴人已經產生了這樣一個念頭:實現這個夢想,哪怕是假的也好。
因為自己是父母夢想的延續,因為迫切的想要自己的父母不會遺憾的永遠逝去,于是這時的鳴人選擇了構建一個虛假世界,這個世界中水門沒有死,九尾襲擊事件沒有發生,沒有宇智波斑、沒有佩恩、更沒有復仇者宇智波帶土,只有幸福的一家人(注意:這時的虛假世界和《忍者之路》劇情中的“限定閱讀”那種顛倒的人物關系有著天壤之別,至于為什么后來會變成那個樣子,后面會說,這時候的虛假世界還是一個完美的理想國)
(2)真實瀑布中的邪惡鳴人
眾所周知,在真實瀑布中漩渦鳴人在真實瀑布中見到了自己的陰暗面(下面稱之為邪惡鳴人),這個邪惡鳴人是自己無論怎么樣都無法戰勝的對手,后來鳴人在知曉了奇拉比的故事之后,終于知道了一個道理:
邪惡鳴人只是自己人格中的一面,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人格,有時候陰暗面會干擾會對自己造成極大阻礙,可是他依然是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人不能強行打敗或者剝離自己的人格。
于是鳴人選擇了停止戰斗、擁抱邪惡鳴人。其實這里就出現了《忍者之路》的雛形,沒錯,“限定月讀”中的面麻其實就是真實瀑布中的邪惡鳴人,因為鳴人擁抱了自己的陰暗面,所以在鳴人進入“限定月讀”的時候,他自然而然也跟著進來了!
另外一個問題就來了,這個問題可能是看《忍者之路》的觀眾最為困惑的一個問題:為什么面麻會黑化?
其實面麻并沒有黑化。
《忍者之路》結尾面麻身體和頭發逐漸恢復成鳴人的樣子,這說明是某種力量占據了他的心靈,這種力量利用了他人格的陰暗面,因為自己的父母沒有死去,面麻并沒有在記事開始就在孤獨中度過,然而另外一個問題就來了:叛逆。成長的叛逆最終被邪惡鳴人利用,成為了整個“限定月讀”中最大的反派。
那么,為什么被鳴人擁抱了的陰暗面會利用面麻企圖傷害鳴人?
其實大家都錯了,面麻并非想要傷害鳴人,而恰恰相反,他做的是拯救他!
因為貪念那個世界的美好,所以真實世界的鳴人毅然而然的闖入了那個自己創造的虛假世界,一開始排斥的他最后因為內心最深沉的欲望而迷失,于是這個世界中在街角鳴人找著各種理由拒絕和小櫻一起離開,我想如果故事就此終結,那么鳴人會困在這個世界中一輩子,靠著虛假的幻想并且靠著野蠻的方式占據了別人的幸福(如果鳴人在這個世界中待一輩子,那么很明顯面麻就會永遠孤獨),知曉這一點的邪惡鳴人依然發動了摧毀木葉的行動,依靠這種強大的力量喚醒鳴人對于真實世界的記憶(真實世界中長門摧毀了木葉,而《忍者之路》中面麻摧毀木葉的方式雷同于長門)。
雖然因為鳴人的擁抱化解了邪惡鳴人的對立,可是自己的陰暗面始終都帶著邪惡的思想,他無法像一位善者對鳴人進行尊尊教誨,他所能夠做的只有成為一個反派,通過最直接的方式刺激鳴人內心中最為本源的力量。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面麻最后變成了鳴人的樣子,為什么面麻體內依然有九尾的力量,因為這本身就是他的人格一面,正反本為一體,力量自然共享。
(二)幻想的構成
(1)多重人格的角色扮演。
上文說到了:《忍者之路》實際上是鳴人所構建的一個幻想,所謂的“限定月讀”只不過是鳴人潛意識創造的一個世界,而為了進入這個世界之后,鳴人為這個世界帶來了多重變化,這些變化有些是主觀的,有些是客觀的,而很多主觀的成分是鳴人多種人格的轉化(這里再次強調并非說鳴人人格分裂,所有人都有多種人格),可以說這些人格促進了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與結局,我們根據這些主觀介入力量的特點來進行分類:
A類(創造者):面具男(鳴人那時候還不知道面具男的身份,這里簡稱)、白絕。
作用:創造條件(限定月讀),提供鳴人在幻想中進入虛幻世界的途徑,因此我們看到這里面具男使用了“無限月讀”把鳴人與小櫻送往了虛幻世界,鳴人只是尋找一個借口把他送往另類世界,僅此而已。
B類(防衛機制):春野櫻、邪惡鳴人、自來也。
作用:類似《盜夢空間》中的潛意識。其作用是以其存在或者行動時時刻刻提醒作為主角的鳴人:theworldwasontreal,其存在目的是想辦法讓作為主角的鳴人不會過于陷于虛擬世界而不能自拔,后來我們知道小櫻、邪惡鳴人、自來也都以自己的力量嘗試喚醒鳴人(小櫻抱著四代火影影袍去見的鳴人、邪惡鳴人則采取暴力手段摧毀木葉、自來也留下朱月之書,這是鳴人逃離虛擬世界的關鍵)。
C類(原住民):水門、玖幸奈、綱手、曉、木葉十二小強等。
作用:沒有作用。他們早在鳴人陷入虛擬世界之前就一直存在與“限定月讀”世界,他們是這個世界的成員,他們的存在時按照鳴人理想化意志所建立的理想國,但是這個世界因為鳴人的介入而出現異常(人物性格開始巨變、九尾可以在天空中飛、面麻變成壞人、原來世界的小櫻消失)。
當然在ABC分類中并非所有人都是鳴人人格的轉化,上文也說了“很多主觀成分是鳴人人格的轉化”,那么到底哪些人是鳴人人格的轉化?請看:
鳴人本體:探險者。這里的鳴人因為分離了多種人格而徹底作為一個外來勢力加入虛擬世界并且尋找真相,最后則因為人格的分立而被虛擬世界的假象所蒙蔽,差點陷入迷茫。
小櫻:防衛者。鳴人嘗試創造的與自己家庭狀況以及認知完全相反的虛擬形象,其存在目的一是為了提醒鳴人世界的虛擬性,另外一方面是驗證相反境遇下的人生選擇,可以說這時候的小櫻既是鳴人的同伴也是鳴人的對立面。
邪惡鳴人(面麻):對立者。鳴人人格的陰暗面,代表邪惡、陰暗等人物特點。
面具男:造物者。鳴人思想中反復抗爭的極端思想(鼬曾經說過不要過于相信自己的力量,不然你會成為斑這樣的人)。
自來也:引導者。鳴人人格中的光明面,是鳴人忍者之路歷練出來的發自內心最本源的力量,這種力量是鳴人堅持并且戰勝一切的關鍵,而又因為深藏于人物內心,所以岸本這里沒有安排自來也現身,但朱月之書存在的意義我們知道是螺旋丸,我們知道虛擬世界中的面麻根本就不會螺旋丸(連四代似乎都沒有使用),可知自來也這個人物并不是虛擬世界的一員,他來自鳴人帶來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