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娃找學校 迎面三只“攔路虎”
晉江陳埭,一位外來工看著校門口招生已滿的通知,滿臉憂愁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又要開學了,過完暑假的孩子們,期待著新學期的開始。
然而,對于部分外來工子女而言,上學卻成了一個大難題。這兩天,又有10多位外來工讀者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反映,問題主要集中在小學,從周邊縣(市、區)到中心市區,都存在無法幫孩子報上名的情況。
找學校難,主要難在:學校招生名額已滿,無法接納;有些學校表示,本地學生優先;經教育部門協調,孩子有書讀了,學校卻離他們的工作地太遠,難以兼顧。
這樣的狀況,讓外來工感覺很受傷:“孩子讀不了書,我們實在沒轍,難不成要辭工回家?”還有人說,如果上學問題都無法得到解決,又怎么要求外來工繼續留下?長此以往,最終受害的,還是本地的工廠和經濟。
【報名有多難】冒大雨跑兩天 四所學校沒一所收
這兩天下大雨,因為孩子要來泉州上學,河南人韓先生一點都不敢怠慢,帶著14歲的孩子到處跑。為此,孩子淋雨都生病了,還在醫院打點滴。
雖然跑得累,但孩子上學依舊沒著落,“都已經跑了4個學校,沒有一個要收的。”這讓韓先生很沮喪。
5年前,他和妻子來到南安水頭打工,孩子留在河南老家讀書,新學期要上5年級了。因為孩子不聽爺爺奶奶的話,成績不好,韓先生決定將他帶來泉州,親自監督,可學校都說招滿了。
“到泉州讀書就這么難?”他無奈地提了一個問題。
在洛江雙陽務工的涂先生也一樣著急。同樣怕孩子在老家不受管教,他把孩子帶了過來,卻找不到學校接收。他所在的工廠,還有另外5個孩子也沒報上名。他到雙陽鎮政府去反映,暫時沒有得到回復,再到學校去問,學校又讓他去找鎮政府反映。
新生名額100個 本地生優先
同樣遭遇孩子上學難的,還有惠安和臺商投資區的外來工朋友。江西的周女士夫婦來泉州五六年了,小孩今年上小學。按照他們住的片區來劃片,小孩要到洛陽嶼光小學就讀。8月29日,她到學校報名,卻被告知名額滿了。“上學期還沒放假我問過,學校當時說開學前來報名就可以,我8月26日也來過,他們又告訴我29日來報名就可以。怎么一下子名額就滿了?學校還說,新生名額只有100個,本地學生優先。”
周女士嘗試著找其他學校,但有的要贊助費,有的學校還沒竣工,要么就是太遠了。“現在學校都開學了,小孩還是沒書讀。”她只能在家里干著急。
家住東美社區 7歲女兒后渚上學
來自湖北的伊先生夫婦,來泉務工多年,現租住市區東美社區。今年7月,他們把7歲的女兒從老家接到泉州。女兒該上學了,從7月開始,伊先生前后跑了云谷小學、云山小學、豐澤區第一實驗小學以及東美、浦西一帶的小學,但一直沒著落。這幾天,他又跑了一遍學校,得到的答復都是“滿了”!
眼看開學越來越近,伊先生急了。他說,像他這樣的情況,身邊還有不少。昨天,他們一行四五人找到豐澤區教育局。最終,他的女兒被調配到后渚。學校和工作地點離得太遠,伊先生一時不知道該怎么辦。為了這事兒,他都沒心思上班了。
而住在云谷社區的向先生,也在為同樣的事煩惱。他想讓兒子上云谷小學。帶齊證件去登記,還挺順利的。沒想到,8月28日,他接到電話說,小孩被安排到后渚了,是教育局的安排。“哪怕調到近一點的學校也行啊,這么遠,可怎么辦呢?”
【一追到底】石獅教育局協調 錦峰小學增1個班
手里持有“三證”,石獅一些外來工子女欲到石獅永寧中學、錦峰小學就讀時,被校方告知已招滿,無法接收(詳見本報8月30日A6版報道)。昨日,石獅教育局一負責人表示,已妥善安置好這些學生,讓他們可以按時上學。
這位負責人說,因為這學期外來工子女驟增,而且都想到好的學校就讀,造成一些人報不上名。經石獅教育局協調,錦峰小學將增加一個班級,保證讓10多名報不上名的學生有書讀。目前,他們正在調入一些師資和購買辦公用品。“對13歲的胡潔茹無法報名永寧中學的情況,教育部門也介入,發現永寧中學確實無法安排,將其調到銀江中學讀書。”(本網記者 楊梅香 李秋云 華健 譚青實習生 楊雯雅 文/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