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檔案記錄了一個人的人生經歷,涉及福利、結婚等問題,然而,記者在走訪泉州市人才人事公共服務中心時發現,不少人對個人檔案不聞不問,視之可有可無,“棄檔”、“死檔”現象常有發生,不少人直到要用時方悔恨平時沒有管理好。
個人檔案與福利等息息相關
泉州市人才人事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小杜解釋說,畢業生的人事檔案記錄著學生的個人經歷,包括各個時期的學籍卡、成績單、獎懲證明、黨團資料、工作經歷等,并且都是原件,真實記載了一個人的經歷。材料一旦丟失,很難再補回來。
“當畢業生參加工作后,會面臨如轉正定級、職稱申報、養老保險辦理、人事調動、社保福利、工齡計算等問題,這些方面都離不開檔案。那些因放棄或自揣個人檔案而造成記錄斷檔的人,在個人利益上可能就會蒙受損失。”小杜說,根據有關規定,個人不能保管檔案,如果大學畢業生不能及時就業,他們的檔案就會被寄回原籍所在地的人才服務部門。在存放期間,如果與人才服務部門簽訂代理協議,服務部門會對檔案進行“維護”,替畢業生辦理轉正定級、代繳社保、評定職稱等服務。檔案沒有經過正規托管機構的認定,工齡無論多少都會記為零。
多原因導致管理意識淡薄
“我不做策劃了就去做生意,以后也沒打算考研或考公務員,要檔案有什么用?轉來轉去多麻煩。”大學畢業后在一家公司做企業策劃的王靜告訴記者,她不進事業單位,檔案對她來說可有可無,甚至覺得檔案是個很麻煩的東西,幾乎是個累贅。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像王靜這樣對個人檔案的保管持無所謂態度的畢業生還有很多。有的人雖然知道個人檔案重要,但由于忙著找工作,也忽視了對檔案的管理,等到有一天碰到要進事業單位、考研、出國、升學、結婚、生育等事情,才發現檔案已不知去向。
另外,現在有不少企業單位不要求調檔案,導致一些人不重視檔案。張先生在一家私人企業的人事部工作。他表示,主要原因是一些單位沒有檔案管理權,考慮到調檔后要增加管理成本,于是不愿管理員工檔案。“現在人才流動很頻繁,企業也不愿意增加這方面的麻煩。如果個人檔案對就業和薪酬等沒有什么不利影響,求職者也就不關心調檔案了。”張先生說,隨著就業方式的多元化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一些大學生不用檔案也能找到不錯的工作,這也在客觀上促成了檔案意識淡薄。
棄檔死檔影響轉正和工齡計算
有的人將檔案置之不理,主動放棄人事檔案,形成棄檔現象;有的人檔案存放在個人手里達到一定時間,或者檔案遺失、私自拆封,這樣的檔案都將成為死檔。小杜提醒大家,棄檔和死檔將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無法彌補。
“棄檔和死檔最直接的就是會影響轉正和計算工齡。大學生屬于國家培養的專業人才,屬于國家干部身份。畢業生找到工作后,如果沒有及時辦理參加工作的有關手續,幾年后仍是學生身份,會影響到轉正定級和工齡及退休金的計算,以及評職稱和工作調動。”小杜說,找到工作但沒有檔案,就難以享受相關的人事、勞動、社會保障等服務。無論是在原單位供職,還是辭職后另謀新職業,在其辦理社會保險、領取失業金時,主要依據的是個人檔案記錄。
不僅如此,檔案對生活也是很重要的,棄檔和死檔還將影響到個人戶籍檔案。目前很多人開始考慮購買房屋,在銀行辦理房貸手續時需出具貸款人的戶口證明。然而,一些人畢業時沒有及時從學校轉出戶口和檔案,結果不能順利辦理貸款。
個人檔案應妥善保管
泉州市民小李去年6月畢業,可是一直沒找到工作。“學校說會把檔案和戶口寄回原籍,那我現在應該把檔案放到哪里托管?”帶著他的疑問,記者咨詢了泉州市人才人事公共服務中心的相關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高校畢業生可到兩類機構托管檔案,即縣以上黨委組織部門和政府人事部門所屬機構,如泉州市人才市場。檔案進入人才市場后,人才市場會妥善保存。人事檔案在個人手中保存或在無檔案管理權的單位保存的,應憑就業報到證先到當地政府人事部門所屬人才服務機構補辦有關手續,完善檔案材料,然后再將檔案移交到人才市場,及時辦理人事代理和檔案托管相關證明。托管檔案要收取一定的費用,畢業生在畢業兩年內進行檔案掛靠可以免費,但是兩年后要到人才中心繳交托管費,目前泉州市人才市場的收費為120元/年。
“如果大學生在畢業時,沒有安排好檔案的事情,幾年過去,個人檔案不知去向,可查找相關管理部門下屬檔案室的電話,告訴接待人員畢業學校和畢業年份通常就可以查詢。另外,參加工作前最后一個學校的相關部門、原戶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門、第一家用人單位等,這些地方通常與個人檔案的去向有關系,在這些地方也可以問問。”工作人員提醒。(記者 黃璧嬌)
本文轉載泉州晚報于2011年12月08日的報道。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