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數商興農”:從阿里平臺看農產品電商高質量發展》并公布2021年全國“農產品數字化百強縣”榜單。仙游縣位列榜單第18名,為莆田市唯一上榜的縣區。
近年來,仙游縣立足豐富農產品資源優勢,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主線,探索“互聯網+科特派”等新型服務模式。同時,農業生產逐步走向透明化,“一品一碼”追溯系統使得農產品有了“身份證”。另外,把電子商務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出臺電商發展支持政策,加快構建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大力發展直播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特色農產品數字化、市場化,讓農特產品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
“一品一碼” 農產品有了“身份證”
近日,李阿姨在莆田沃爾瑪超市買菜時,拿出手機對著蔬菜包裝上的二維碼掃了掃,看看菜的“身份證”,同時,她還特別關注其中的檢驗報告。“從種子開始到長成蔬菜,可以看到每個階段用了什么農藥,什么時候用的,就知道它安不安全。”
這些蔬菜包裝上的二維碼是福建省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并行系統,仙游縣自2018年3月1日以來,已有超600家涉農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有營業執照)加入該系統。
“除了‘一品一碼’,我們還在蔬菜大棚里安裝攝像頭,監控農產品的生長情況,及時控制環境的溫度和濕度,還能觀察到農作物是否患病。”位于仙游縣游洋鎮梧椿村的莆田無疆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嚴生仁表示,不僅如此,攝像頭還能實時傳輸畫面,客戶可以觀察到農作物生產狀況的直播秀,讓客戶買得放心。
“‘一品一碼’系統不僅可以有效防止假冒偽劣商品,使企業保持良好的口碑傳播,也能讓消費者安心消費。”仙游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負責人朱麒靖表示,為了保證二維碼的權威性,他們每周會進行線上巡查、不定時線下巡查;同時,該系統還與企業的項目申報、農業品牌推選、評優評先等掛鉤,充分調動農產品生產主體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電商直播 農產品搭上互聯網快車
日前,莆田市第三屆枇杷文化節暨線上直播帶貨活動在仙游書峰鄉舉行。活動主要采用線上直播的方式,書峰鄉與抖六科技集團直播平臺、抖音直播基地、快手等合作開展直播活動,通過“直播+助農+電商”模式,進行書峰鄉枇杷帶貨。
“書峰鄉的枇杷,吃起來有古早味。”抖六科技集團董事長蔡明煥說,“書峰牌枇杷”肉嫩、味甜、色美,是書峰鄉的標志性產品,他們選擇與書峰鄉合作,把優質的農特產品分享給平臺用戶、廣大粉絲。優質的產品人氣也高,在直播活動中,后臺鏈接下單不斷。
“直播基地給予的政策流量、完善的一體化平臺供應鏈、強大的綜合運營能力,讓商家看到更多機會。”仙游抖音電商直播基地副董事長黃康勝表示,仙游抖音電商直播基地于2020年10月1日試運營,目前是全國十大抖音產業帶直播基地之一。截至2021年12月30日,共入駐商家2183家,日均發貨量超8萬件,日均銷售額突破650萬元,累計銷售額25.07億元。
“目前,仙游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也已入駐京東數字產業園,通過仙游農村產品與電子商務產業的結合,依托‘仙優匯’縣域電商公共品牌,著力做好‘互聯網+農村產品’文章。”仙游縣商務局電商股股長朱紅表示,自2015年以來,仙游縣已連續7年被評為全國“電商百強縣”。截至2021年底,仙游縣已有8個“淘寶鎮”鎮、27個“淘寶村”。據統計,2021年仙游縣累計網絡零售額超10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其中農產品累計網絡零售額超20億元,同比增長超42%。
“互聯網+科特派” 打通信息鏈條
近日,在仙游縣度尾鎮后埔村的東方百合種球繁育研發基地里,一株株百合亭亭玉立,長勢喜人。數名村民忙著采摘、打包,將一盒盒百合鮮切花搬上物流公司的小貨車。
“所有花苞全部都打掉,排水溝要認真檢查,田里不能有積水。”冒著細雨,省級科技特派員、市科技情報所所長林章武在現場邊指導邊說,百合種球需要兩年半繁育才能上市銷售,要及時將花苞去除,才能保留更多營養供種球生長。
后埔村地處木蘭溪上游,山林環繞,為何種起東方百合種球?林章武介紹道,在深入企業服務過程中,他得知長期從事東方百合種球繁育研究的莆田市佰合生物有限公司面臨著發展的轉折點,亟需拓展新的種植基地。于是,他多方收集信息,在仙游縣各個鄉鎮尋找,最后發現這里氣候適宜、農田肥沃且疏水性好,十分適合東方百合種球生長。2021年6月,該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新型運營模式,投入2000萬元在后埔建立研發基地。
“在‘互聯網+科特派’新型服務模式下,前來指導的科特派很有針對性。”該基地現場負責人朱國寶介紹,科特派還幫忙打通信息鏈條,促成佰合生物有限公司與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共同研究東方百合種球繁育技術和新品種。目前,基地繁育的東方百合種球品質較好,價格低于進口種球,種出來花苞單支數量多且大、顏色鮮艷、花期長,市場接受度和客戶回頭率很高。
“新模式和新技術增強了消費者對當地農產品的信賴度,帶動了品牌行銷。”縣科技局干部林仲慶表示,新模式可以幫助推動人才、知識、技術、成果、資金等要素在農村流動,推進科技特派員服務范圍向第二、第三產業延伸拓展,把科技特派員的服務從技術服務向生產、加工、流通和行業管理等綜合服務拓展。同時,加快發展互聯網經濟,創新傳統生產、營銷模式,加快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農村科技特派員是農業科技下沉到基層一線的特殊群體,目的是精準地找到問題,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縣科技局黨組書記馬玉耀認為,科特派協助地方構建和完善供應鏈、組織各種線上平臺,從而推動技術成果精準轉化。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鄉村新經濟呈現蓬勃發展新態勢,科特派要以信息化、智能化、服務化為新的工作方向,進一步探索鄉村產業振興的新途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