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草技術是在習近平同志的關懷和支持下茁壯成長起來的……”5月,福建農林大學校領導班子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讀書班集中研討放在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會議室。會上,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菌草技術發明人林占熺深入解讀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指導菌草事業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再次講述菌草事業的創業歷程。
菌草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由林占熺研發的“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中國特有技術。習近平總書記無論是在福建工作期間,還是到中央工作后,都十分關心菌草事業發展,先后20余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推動菌草技術在扶貧、援外等領域的推廣應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這株從福建出發的神奇“中國草”,如今已在100多個國家落地生根,為世界創造了數十萬個就業機會,為全球減貧事業持續貢獻“中國智慧”。
為了這株“幸福草”,林占熺從福建跑向世界各地,從偏僻山溝跑向海濱戈壁,從風華正茂跑向耄耋之年。如今,八旬老人林占熺仍在奔跑著。
6月中旬,以“菌草生態產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為主題的第十八屆國際菌草產業發展研討會在福建舉行,來自25個國家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企業代表與會。“我們在現場看到了很多新成果,有了新想法,回國后將制定進一步的發展計劃。”在順昌縣菌草產業示范區考察現場,桑給巴爾農業灌溉、自然資源和畜牧部官員Asha Zahran Mohamed說,要把這次在中國研討會所學所得全部帶回去。
頭頂烈日、忍著蚊蟲滋擾,在順昌縣鄭坊鎮興源村旁茂密的竹林里,林占熺向各國嘉賓介紹林下菌草栽培竹蓀技術。腳下,寄生在枯竹根部的竹蓀菌袋陸續冒出,像一支支沒打開的小傘,潔白修長。
2000年,菌草栽培食用菌技術引進到順昌,以菌草栽培竹蓀正是最早的嘗試之一。今年初,國家菌草工程技術中心、福建順昌新菌都菇業有限公司和興源村共同開展林下菌草栽培竹蓀試驗。
不過,與20多年前相比,如今的試驗應該叫技術升級。此次示范引入“ijuncao智慧菌草”平臺,將全生育期檢測竹蓀生長發育過程中土壤溫度和pH、EC值等變化數據,讓種植更科學更精準。
更讓林占熺自豪的是,通過以草代木、以草代糧、以草代飼,順昌當地探索創新了菌草在“植物、動物、菌物”三物循環生產中的多功能、復合型技術,逐步形成菌草在畜禽養殖、食用菌生產、家具制造、氣碳聯產等方面的綜合應用模式,實現社會效益多元化,真正讓菌草成為富民產業、綠色產業。這種發展模式,也正在推向全球。
國際菌草研討會一落幕,林占熺又馬不停蹄地接待了一撥又一撥客人,他們分別來自寧夏固原市涇源縣、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中心、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云南普洱市菌草產業辦等單位。其間,還穿插著數個國際菌草培訓班的開班、結業。
近日,福建農林大學黨委向全校師生發出號召,學習林占熺同志一心向黨、科技報國的堅定信念,自信自強、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腳踏實地、一往無前的堅強毅力,胸懷天下、造福人類的高尚情懷,在學思踐悟、見賢思齊中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錘煉黨性品格。6月29日,林占熺所在的菌草黨支部將和省委主題教育第十一巡回指導組黨支部、省林業局直屬機關黨委等共同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2021年,習近平主席在向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論壇的賀信中發出“要使菌草技術成為造福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幸福草’”的號召,為世界菌草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激勵著八旬老共產黨員林占熺仍奮斗、奔跑在科研和生產一線!
福建日報記者 鄭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