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珠寶商Tiffany&Co.日前與香水巨頭Coty集團進行合作,推出首款香水產品。對此,Tiffany&Co.表示,公司希望借此建立起在香氛美妝領域的地位并逐漸擴大消費者市場。從而打破公司在過去12個月一直面臨的同店銷售停滯窘境。據悉,2016財年,Tiffany&Co.銷售額同比減少3%至40億美元,同店銷售下滑5%,凈利潤則下跌3.8%至4.46億美元,首席執行官FredericCumenal也因此被卸任。
業內人士指出,Tiffany&Co.目前業績受阻,并不僅僅是自身原因,受大環境的影響珠寶行業似乎也迎來了寒冬。而Tiffany&Co.當下亟待解決的就是要擴大消費者目標并做出營銷改革。
拓展香水品類
近日,Tiffany&Co.宣布將與Coty集團合作推出香水產品,并定于8月1日在紐約59街的Bloomingdale百貨和旗艦店開售。10月1日之后,香水產品將開始在全球范圍內發售,定價在75-132美元之間。與香水同時發售的還有身體乳和沐浴露,定價在45-100美元之間。
據悉,這是Tiffany&Co.與零售伙伴的首次合作,并進行大規模的全球銷售。
Tiffany&Co.方面公開表示,Tiffany&Co.是國際硬奢品牌之一,而獨特的香水氣味則更能夠代表品牌。而Coty集團是香水行業的專家,這對于Tiffany&Co.發展美妝業務很有幫助。
Coty集團也回應稱,Tifany&Co.是公司惟一合作的珠寶品牌,而Tiffany也非常適合Coty集團的發展,同時希望能夠將Tiffany&Co.建立成一個強大的香水業務品牌。
除了擴張品類,Tiffany&Co.還因受困業績發展而對公司高層進行了洗牌。Tiffany&Co.宣布由于集團銷售額持續停滯,將由寶格麗前任高管AlessandroBogliolo接手CEO一職。據悉,AlessandroBogliolo曾在寶格麗珠寶效力16年,還曾擔任LVMH旗下美妝品零售商絲芙蘭的北美首席運營官。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新官上任之際品牌不得不面對珠寶市場低迷以及千禧一代消費觀念不斷改變的尷尬局面。如何讓珠寶迎合大眾品位,是這位新晉CEO亟待解決的問題。
業績持續下滑
善于講故事的Tiffany&Co.近年來業績持續下滑。據2016年財報顯示,Tiffany&Co.在全球營業額為40.018億美元,較2015財年41.049億美元下跌2.5%;凈利潤下跌3.8%至4.461億美元,而2015財年同期為4.639億美元,全年EPS也由2015財年的3.59美元跌至3.55美元。
2017年的最新季度財報顯示,Tiffany&Co.雖然凈利潤同比上升7.9%,銷售額與去年同期持平,但同店銷售卻同比下降3.4%。從品牌銷售區域分析,除中國市場外,其他國家市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歐美等地區銷售額下滑3%,同店銷售額減少4%;日本地區銷售額則下跌2%至1.28億美元,同店銷售也下降1%;除日本外的亞太地區銷售額錄得8%的增幅至2.57億美元,同店銷售則下滑3%。
擴大消費基數
Tiffany&Co.在行業內接連受阻除去自身原因外,一部分原因則受到珠寶市場不景氣影響。就整個珠寶行業而言,目前處于停滯不前甚至衰退的窘境,Tiffany&Co.發展顯得有心無力。
珠寶貿易委員相關人士指出,去年珠寶行業的關店速度提高了53%,對目前珠寶行業感到擔憂,大眾已經開始對珠寶失去興趣,整個行業都處于業績不斷下跌、關店的威脅之中。
同時,Tiffany&Co.受困于轉型,難以找到合適的營銷策略。目前消費主力變得越來越年輕化,而他們對于珠寶這種多金產品的興趣卻在不斷降低。
為了討好年輕的消費者,Tiffany&Co.在去年曾推出社交媒體ReturntoLove,并匹配“年輕”的營銷策略,以LoveNotLike為標簽開始打造公眾談資。
不僅如此,Tiffany&Co.效仿卡地亞等品牌與當紅流量小生合作代言,力求以時尚帶動消費,但業績依然難見起色。
Tiffany&Co.副總裁CarolineNaggier表示,品牌將永遠堅持高級珠寶的定位,推出香水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擴大消費者規模。
然而業內人士指出,Tiffany&Co.不論是聘請新任CEO還是推出香水,要想翻身需要放下自己硬奢的身份,推出能夠吸引新顧客的創新型產品,逐漸擴大消費者目標并對營銷策略做出改革,才能在不斷衰退的大環境下逆勢而上。
北京商報 記者 劉一博 實習記者 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