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首屆全國青運會舉重比賽在龍巖市體育公園體育館圓滿收官。至此,龍巖賽區沒有發生一起因食品安全導致的事件,我市圓滿完成運動員的食品安全保障任務。體育競技類比賽,保障食品安全是一個重中之重的任務。在比賽中容易出現食物中毒、興奮劑丑聞的“食物陷阱”。針對大力士們隨處可能觸及的“食物陷阱”,我市是如何保障運動健兒們“舌尖上的安全”呢?日前,記者對此進行采訪,為您講述后勤部門保障食品安全的部分花絮。
專人飼養雞鴨豬牛
嚴防食源性興奮劑
和普通人的食品安全概念不一樣,運動員對肉到底有多講究?在運動員們看來,吃肉是一件非常危險的“運動”。據青運會龍巖賽區執委會工作人員介紹,以前曾發生過不少關于運動員陷入興奮劑丑聞的事件,就跟肉源性有關。
“市場上售賣的肉類,因各種飼料添加劑和人工激素的廣泛使用,帶來食品安全問題的困擾。如果比賽期間,運動員食用的肉類含有某些人工激素添加劑,就有可能無法通過興奮劑檢查,導致成績取消乃至身敗名裂。”青運會龍巖賽區執委會食品安全保障處處長、市食藥監局副局長黃遠大說道。
在本次青運會,龍巖賽區承辦舉重項目比賽,共產生15塊金牌。如何防止運動員受食源性興奮劑的困擾,保護好這些好苗子,這成為我市的一項重要工作。
據介紹,早在去年,我市相關部門就專門尋找有資質的養殖基地,與之簽訂供貨協議。他們給豬牛羊打上耳標,從種苗開始,全程監控豬牛羊的飼料、日常檢疫等工作,連這些動物的生病也作詳細記錄。同時,相關部門還定期對這些飼養的豬牛羊抽查檢測。
從養殖場到餐桌上,這些肉類必須按照保障運動員飲食要求的相關規定嚴格把關,并經過食品藥品檢測。
食安監督全面覆蓋
大力士吃上安全菜
在運動員入住酒店的一間客房,這里是駐點保障食品安全的中樞部門。
10月26日,記者探訪了這個簡單而又特殊的客房。房間里的工作臺上堆放著先進便捷的檢測儀器。其中一臺電腦屏幕上,24小時監控著廚房的場景。通過電腦屏幕,切菜、炒菜、衛生狀況,廚房里的一切均看得清清楚楚。
黃遠大告訴記者,青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要確保“兩個零”,即青運會期間不發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不發生一起食源性和藥源性運動員興奮劑檢測超標事件。
在一份“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餐飲加工現場動態監督檢查表”上,詳細列舉從個人衛生、環境設施到加工過程的要求和食品留樣等監督項目。該表格由監督員、餐廳負責人共同簽字。
“為防止發生食品安全和食源性興奮劑事件,所有食材都嚴格按照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和規范要求執行選購,生產基地和供應商的食材全程接受安全監控。”運動員餐廳的廚師長官志超說。“食品在送到餐廳前都經過食藥監部門的檢測,重點是重金屬、農殘和添加劑等指標。”
同時,執委會作出嚴格的食品留樣制度。“生肉每批次都要留足500克,保存15天。熟食留樣保存48小時;48小時之后,肉食還要繼續留樣保存15天。”官志超說,針對運動員食品的每一項制度都極其嚴格。(記者 石芳 林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