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公司業績年增長超過30%,到了2020年,銷售額達到了四億兩千多萬元。”昨日,在邵武市城郊工業園福建味家生活用品制造有限公司產品陳列室,董事長鈄祖軍指著款式新穎的竹制品告訴記者,取得這些成績多虧了科特派專家團隊的精準助力,幫助企業突破了設計和涂料兩大難關,使公司的多款產品贏得了客戶的青睞。
邵武是我國竹子重點產區之一,現有竹林面積67.28萬畝,立竹量達1.35億株,竹林資源優勢顯著。經過長期努力,邵武市已形成竹材加工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成為周邊乃至全省竹原料集散地和竹材加工核心生產基地。但大多數竹制品生產企業仍以生產傳統的竹家具、竹餐具、竹廚具為主,工藝落后,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
為此,邵武市圍繞生態立市、工業強市戰略定位,以科特派機制為重要抓手,精準發力,分別向杜氏、福人、新創立、鑫森、興達等9家竹加工產業骨干企業派駐科特派團隊11個,將國家林業草原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南京林業大學、臺灣云林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工程學院、閩江學院等高等院所專家科研成果嫁接到竹加工產業,幫助企業實現產業升級,推動竹加工工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
福建味家是家生產竹品家居為主的企業,2017年,公司在邵武市竹加工行業率先引進兩支科技特派員專家團隊,分別對產品設計和涂料兩方面展開技術攻關。科特派團隊幫助公司開發“智能制造與全流程信息化協同管理”項目的技術應用,利用工業互聯網模式及信息技術智能化,促進竹制品生產設備與生產線整體升級換代,不斷提升生產智能化水平。在科特派團隊的助力下,福建味家以竹為主要元素,以家為創作對象,本著“讓大多數人享受優良設計”的理念,在國內外舞臺上榮獲世界綠色設計大獎、中國設計節金獎、金點設計獎、TIA 設計獎等多個獎項,成為中國原創設計師品牌代表。如今,在科特派專家團隊的精準協助下,公司已成功舉辦了四屆“‘張三豐杯’竹產業國際工業設計大賽”,通過大賽平臺將全屋定制、臺灣農宿竹居等新思路新理念轉化為生產力,將設計成果實現落地轉換。目前,得益于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助力,味家集團已實現轉型升級,“未家家居”新零售全竹定制家裝應運而生,形成具有味家特色的“設計+智造+新零售”全新商業模式,先后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福建省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國家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第五批福建省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福建省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福建省工業企業質量標桿、第二屆南平市政府質量獎等。
邵武納福竹木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貿加工出口企業。2019年,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公司決定對現有竹木制品雕刻設備進行技術改進,在邵武市發展科技局的牽線搭橋下,公司得到了武夷學院計算機系的科特派團隊的大力協助。該科特派團隊深入公司生產線,實地摸清公司雕刻工藝從平面雕刻向浮雕雕刻提升存在技術難題,幫助進行技術革新。考慮到公司節約成本的需求,武夷學院計算機系郭磊副教授帶領的科特派團隊對公司現有設備進行了詳細研究,并積極與原設備廠商對接,對現有設備進行改造,用最少的資金幫助公司完成技改,解決了公司的生產需求。在后續生產過程中,隨著公司的業務范圍不斷擴大,對產品的精度、智能化水平要求不斷提升。2020年,郭磊副教授帶領的科特派團隊又把重點工作放在了設備精度提升與智能化改造方面,首先對設備的步進電機進行調整,提高設備的雕刻精度,團隊開展了大量的實驗,對設備控制系統進行改造,讓系統控制過程更方便,更智能。同時優化了鉆頭的運動曲線,讓生產的產品平整度更高。通過技術改造,該廠的浮雕類產品價值提升了50%,企業訂單也不斷增加,極大提升了企業效益。
杜氏家居集團是邵武市最大的木制品生產企業。近幾年,為適應市場需求,企業開始增加竹制品生產,這同樣也面臨技改升級的難題。關鍵時刻,邵武市發展科技局幫助集團對接了科特派團隊,根據集團竹產業的戰略定位,科特派團隊在最短時間內幫助集團實現了竹原料利用標準化,建立起竹產品適應國際市場的優選精檢和余量精檢體系,使集團成功實現資源節約型生產。短短兩年時間,杜氏家居集團的竹系列制品就打入國際市場,產值達1億多元。(許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