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季里的燒烤、火鍋……再加上熬夜,咽喉炎的癥狀最近比較多見。專家提醒,最近氣溫較高,飲食不注意或生活沒規律,容易“上火”,應注意清熱解暑,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上火”引發咽喉炎
2011年7月29日 泉州市第一醫院
連續幾天的熬夜,讓王先生抵抗力下降,咽喉疼痛等不適感增加,醫生診斷為咽喉炎。
醫生提醒:咽喉炎屬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從中醫的角度講,上火咽喉腫痛的病因主要是因臟腑功能紊亂而引起熱毒郁積上浮咽喉所致,可以選用西瓜霜、金嗓子等含片以及清熱解毒的中藥對癥治療。平時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進行飲食調養,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宜,再輔助一些清爽去火的食品攝入。多喝水,適度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咽喉炎患者應以涼性和平性食物為主,少食或不食大蒜、辣椒、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容易誘發或加重黏膜充血,這對咽喉無異于火上加油。
咽喉炎的發展過程中,患者有時說話聲音含糊不清或者嘶啞,這是病情較重的表現,比如:咽部炎癥波及喉部,導致急性喉炎,出現聲音嘶啞,甚至失聲,并伴有喉內干痛、陣咳,兒童易致呼吸困難,危及生命。因此,咽炎病人特別是兒童一旦出現說話聲音的改變,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此外,咽痛劇烈,軟腭腫脹明顯,活動受限,影響一些音素的發出,咽腔對聲音的共鳴作用減弱,因此講話聲音聽起來含糊不清。如果繼發咽周圍間隙的炎癥,則這一癥狀更加明顯。
中暑后懂得緊急處理
2011年7月30日 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
三伏天,盡管有不少都是暑熱感冒,但的確也有一些患者是中暑了。張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幸好,他的癥狀不算嚴重。
醫生提醒:中暑常發生于平常體質弱的人,往往由于過度疲勞、站立過久、環境悶熱等因素引起暫時性腦缺血,表現為眩暈、眼花、出冷汗、惡心、欲吐,甚至突然暈倒、面色蒼白等。
如果有頭暈、惡心、心慌等癥狀,很可能就是中暑了。此時,應找一個陰涼處坐下休息;同時補充水分,小口慢飲,以免加重心臟負擔。解開領口扣子、領帶、皮帶等,保持身體周圍通風,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藥物;經過一段時間休息后,若癥狀不減反增,應及時就醫。
周圍一旦有人發生中暑癥狀,應當立即將病人移到陰涼處,并保持周圍通風;解開病人的衣扣,幫助其身體散熱;幫助服用解暑藥物,并按壓人中、虎口等穴位,幫助其恢復意識,如果癥狀沒有減輕,應立即撥打救助電話。
此外,平時要注意,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高溫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新鮮的水果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料。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也是預防中暑的一個措施。(本報記者 陳駿)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