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用摩腹的方法來健身、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按摩法,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就廣泛流傳,此法至今仍為養生家們所重視。聞名中外的養生要旨:養生十六宜之一“腹宜常摩”更是深受喜愛。腹宜常摩,古人也稱為摩生門、摩臍腹。
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康復科副主任醫師蘇幸福稱,祖國醫學認為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脾胃是人體的后天之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營養均靠胃所受納的水谷精微來供養。摩腹時通過手法的機械刺激及經絡的調節可起到健脾和胃,補中益氣,順氣消積,化濕降逆之功效。
具體操作方法:取仰臥位,雙膝屈曲,放松腹部,著肉或隔單衣,搓熱兩手,后按男左女右,雙手重疊,按壓在肚臍為中心的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摩腹,以小圈、中圈、大圈的順序,各摩腹36圈。要求:摩腹的力量由輕而重,慢慢加大,用力應均勻、柔和、深透,以摩腹時產生的熱感透達腹內為佳,切忌用力過大,以免傷及腹內臟器。
此法可在清晨醒來或在晚間臨睡前操作。摩腹健身法不論男女老幼皆可適用,方法簡便,切實可行,特別對于年老體弱、消化和泌尿系統功能減弱的患者更為適用。長期堅持此法不但能增強消化及泌尿系統的功能,而且有助于防治胃炎、胃十二腸潰瘍、胃下垂、腸炎、便秘、遺尿、前列腺炎、遺精、陽痿、痛經、月經不調、肥胖癥等病癥,真正起到有病治療,無病預防之目的。(本網記者 陳駿)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