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留學低齡化的浪潮進一步席卷,越來越多家長為孩子的未來深謀遠慮、長遠打算,將年紀小小的孩子送至海外求學。他們在孩子出國前后會遇到不少難題,諸如出國前如何為孩子選學校、選專業?如何做好出國前的心理調適和準備?如何跟遠在國外的孩子進行溝通?如何適應孩子離開帶來的空虛感?
針對這些家長關心的問題,一些留學機構提出“陪伴留學”的概念,并開設“家長學堂”,對留爸留媽進行特別輔導。由于家長們對留學申請流程不了解,對國外教育體制、教學方式也不熟悉,所以對于該如何選擇專業和留學國家也感到很困惑。留學專家建議,留學應當是整個家庭共同意愿統一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確定留學后就要準確客觀地為孩子定位,并對未來可能面臨的困難在心理上有所準備。
專業選擇是系統工程
早規劃
在留學申請準備過程中,首先要選學校、選專業。家長和孩子應先將精力投入到了解海外的院校特點和教育政策上,最好是向專業機構進行咨詢,選擇最適合孩子的國家、院校和專業,再根據相關要求進行資金、簽證方面的準備。各國簽證的注意事項不同,家長也應提前與留學機構進行溝通,從整體到細節全方位進行準備。
此外,家長不宜對孩子的專業選擇干涉過多,因為專業牽涉到未來的職業,職業規劃應該從孩子本身的興趣、愛好、專長出發,綜合未來就業等各個方面的因素進行考量,很多家長對未來就業市場的走向并不太了解,傾向于讓孩子選擇商科等熱門專業,但這種選擇未必適合自己的孩子。專家指出,選專業確實是一個系統工程,家長最好咨詢專業人士進行職業規劃。
幫助孩子從國內起步
早適應
歐美國家與中國的文化有很大差異,有些孩子獨立性差,有的孩子心理年齡遠遠落后于生理年齡,不能融入陌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專家提醒一定要在國內準備好了再出國,不僅包括語言能力和學習成績,更包括生活習慣、學習和研究方法、自理能力、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等。
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好學習方法的調整與適應。孩子在國內習慣了以應試教育為主的填鴨教育模式,而國外是與國內截然不同的開放教育模式。孩子出國之后面對這種教育模式的變化,短時間內會出現明顯的不適應,需要一段時間來接受、適應和磨合。如果家長在孩子出國前讓孩子在心理和實踐上都有一個準備過程,那么,這個磨合期就會大大縮短,有利于孩子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陪伴留學更易成功
早準備
在留學過程中,家長要提供有技巧、完善的留學陪伴。目前不少家長的誤區是認為給孩子準備了足夠的留學費用、生活必需品,就是對孩子的關愛和支持,但實際上孩子需要的遠遠不止這些。這一階段的孩子可能會有遇到戀愛、學業選擇、用法律維護合法權益等問題,家長應詳細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和交友情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幫助,一旦孩子在國外遇到困難,家長既要與孩子及時溝通,也要鼓勵孩子勇敢面對并獨立解決。
所謂陪伴留學,就是家長在孩子出國留學前就幫助他們明確并堅定留學的目的,因為這些學生到了國外面對多元文化,要面對如何融入并適應不同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等問題,如果沒有未來明確的目標,他們很容易迷失方向,家長要做“指南針”,讓孩子能找到自己的路。另外,家長也需要對孩子日常的學習及未來的升學發展之路有清晰的認識,這樣才能在學業上給予孩子具體的幫助和指引,這一點是孩子最希望得到的指導。
專家建議家長和孩子之間應該建立起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定期了解孩子的海外生活和學習情況。家長也應在孩子留學的問題上遇到困惑無法解決時,找留學專家進行咨詢。(記者:劉同洲)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