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伍家嶺街道舉辦的“幸福社區節”之主題活動“七嘴八舌話育兒”的游戲環節,父母和孩子參與只能用左手將鞋帶系好的游戲。石禎專 攝
他們不是被鎂光燈包圍的“星星”,但是憑著自己的多才多藝,成為社區居民人見人夸的真正“星星”。昨日上午,在波隆立交橋市民文化廣場,伍家嶺街道“幸福社區節”第六季如約舉行,來自8個社區的22個家庭的“星星”現場展示才藝,“星爸”“星媽”們則美滋滋地七嘴八舌話育兒。
“看那個細伢子、細妹子打拳打得真有蠻好呢!”一對來自陡嶺社區兄妹的表演引來了觀眾的嘖嘖稱奇。12歲的張伯杰、10歲的張麗沙在爸爸張輝軍的帶領下,表演了一套行云流水的拳法。練功畢竟是一件單調而辛苦的事情,怎么把這么小的孩子訓練得有模有樣?從萬友武術館畢業的張爸爸當眾“曬”經驗:“我習慣每天早晚都在家里練習練習拳腳,兩個小家伙看著有趣,就愛跟著學。等他們大一點的時候,我告訴他們,堅持練下去不僅能鍛煉身體和意志,遇到壞人也不用害怕。只要他們有一點進步,我都及時表揚。就這樣,一練就是兩三年。”
怎樣讓孩子堅持自己的興趣,把興趣變成才藝?住在陳家湖社區的大二學生冷佳冰,從6歲起開始學畫畫,如今已經14年了。對于他活動現場的素描,周圍的觀眾贊不絕口。媽媽周紅波告訴記者:“學畫畫是冰冰當年自己要求的。這么多年過來,他也有想偷懶想放棄的時候,我和他爸爸并不做硬性要求,只告訴他每個人都要學著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結果,他咬咬牙還是堅持過來了。”
“以前在培養孩子方面我總是很矛盾,總拿不準是寬一點好,還是嚴一點好。”有一個可愛兒子的陡嶺社區主任顧建輝說,“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并引導他堅持下去,才是我們家長最應該去想、去做的。”(記者 唐薇頻 通訊員 張紅葉)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