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早上,老陳一般先洗臉,等吃完飯再刷牙。一天清晨,老陳女兒小陳說她要先刷牙就好,洗臉要等到吃完飯再洗,老陳問“為什么”。小陳答:“我吃飯會涂到嘴巴,吃完了一起洗掉。”老陳覺得“有點道理”。老陳妻子說:“你剛好和你爸爸相反,你爸先洗臉吃完再刷牙,而你是先刷牙吃完再洗臉,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
省心理咨詢師專業委員會泉州分會副主任陳思橋: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做法或多或少都會被孩子所模仿,這點要尤其注意。我身上的例子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女兒心怡帶小朋友回家,如果我對其中的某個小朋友較為喜歡,女兒也會較喜歡她,表現出愛和她玩,愛和她講話,如果出現什么錯也會原諒她;而當我表現出對某個小朋友不大喜歡或者厭煩時,女兒也會表現出對她不喜歡或者厭煩,這種模仿有的是即時的,有些是過些日子才表現出來的。
所以,如果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更有愛心、博愛之心的話,首先自己要先有愛心和博愛之心,要表現出對身邊的人接納、喜歡、熱情……這樣做了,他的孩子就會有博愛之心了。我發現了這個秘密之后,就只好改變自己了。我先找出我為什么會不喜歡某些小朋友的原因,有時是因為我們不喜歡其父母造成的,有時是因為小朋友本身有一些壞習慣或者壞脾氣造成的。這個時候我就會調整對這個小朋友的看法,看他的優點。另外一個方法是,動作先改變,表現得對其熱情有加,自己對其的看法也會改變……(本網記者 黃曉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