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沒有給他穿得太多,也沒有讓他進行大量的活動……可是寶寶為什么總出汗,一出汗頭發就濕濕的。”群里一位媽媽告訴記者,她嘗試了很多“絕招”,依然沒能改變寶寶總出汗的狀況。這一段時間媽媽們問到出虛汗的問題又多了起來。好吧,這一期,我們讓保健專家來講講“汗寶寶”該怎么調理。
可能是維生素、礦物質缺乏
這位媽媽稱,她的寶寶兩周四個月大,不管白天晚上都很會出汗,即便是在冬天,晚上睡覺也會出汗,一出汗,頭發就濕濕的。她輾轉了不止一個醫生,有的醫生說是盜汗,有的說是缺鈣。給寶寶吃了醒脾的藥也補了鋅,可不知道為什么,寶寶依然是人們眼中的“汗寶寶”。
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保健科副主任醫師王金都稱,寶寶新陳代謝旺盛,出汗較成人多,這是正常現象。但寶寶出汗過多,跟體質有一定的關系。說得簡單點是體內礦物質、維生素缺乏造成的,而醫生開的藥方是沒有問題的,醒脾主要是增加脾胃的消化及吸收。但是,醒脾的藥也要具體看是哪一種,比如,分為以消食為主的、以健脾為主的、專門醒脾的等等,如果根據寶寶的體質,剛好用對了,自然好得較快。另外,西醫中所用到的補鋅主要也是增加寶寶的味覺與口感,讓寶寶愛上吃飯,不挑食,盡量可以做到青菜、水果、五谷雜糧均衡飲食。
試試珍珠粉或玉屏風散
中醫認為,白天、晚上都易出汗,稱為滯汗,主要是氣虛引起,而晚上易出汗則為盜汗,主要為陰虛。但無論是哪種,王金都開出了一味比較簡單的藥方,珍珠粉或玉屏風散,起到補氣、收斂的作用,珍珠粉本身就有補鈣的作用,玉屏風散也可以直接補充礦物質,這位媽媽不妨試試。等到寶寶調理過來,引導他做到一日三餐飲食規律,高蛋白食物、谷類、蔬菜、水果粗細搭配合理,保證充足的營養供應就可以了。
王金都稱,當然,出汗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絕大多數嬰幼兒為生理性多汗。這是因為嬰幼兒皮膚含水分量大,微血管豐富,因此通過皮膚蒸發的水分也相對較多,加上嬰幼兒活潑好動,出汗自然多于成人。此外,穿衣過多、蓋被過厚、室溫過高等因素也會造成幼兒多汗,通常小兒剛入睡時出汗多是由積存體內多余的能量需要釋放造成的,也是生理性多汗。
對于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而是采取相應的措施,去除生活中導致高熱的因素。例如寶寶睡前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就應該對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這樣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肥胖,有益于寶寶的身心健康。(本網記者 陳駿)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