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和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聯合舉辦的“中國導演交流計劃”活動在美國洛杉磯順利舉辦。該計劃邀請到《戰狼》系列導演吳京、《寒戰》系列導演陸劍青、金牌攝影師及電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導演趙小丁、《微微一笑很傾城》導演趙天宇、《絕世高手》導演盧正雨、《鮫珠傳》導演楊磊、《一句頂一萬句》導演劉雨霖在內的七位中國導演赴福斯公司總部參觀交流,這是繼2016年邀請到烏爾善、鄭保瑞、丁晟、俞白眉、韓延、程耳、楊慶七位導演后,福斯舉辦的第二屆中外電影導演交流活動,所有參與交流計劃的導演們回國后均表示受益匪淺。
中外電影人巔峰對談 “導演的職責在于觸動觀眾”
為期四天的交流培訓內容豐富,代表新銳力量的中國導演團不僅參觀了福斯制片廠、視覺特效實驗室、服裝道具庫,觀看二十世紀福斯出品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王牌特工2:黃金圈》《水形物語》等多部影片,還探班了《阿凡達2》《星際探索》(AD ASTRA?暫譯)的拍攝現場,聆聽了福斯多位高管介紹視覺特效、VR技術、后期制作等好萊塢前沿技術和電影工業生產流程等。其間,更有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阿凡達》《泰坦尼克號》)、詹姆斯·曼高德(《金剛狼3:殊死一戰》)、韋斯·波爾(《移動迷宮》)、呂寅榮(《功夫熊貓3》)、沙恩·布萊克(新《鐵血戰士》)分享他們電影創作之路的心得體會,針對文學作品改編、保持系列片的活力、視效大片面臨的技術挑戰等問題與中國導演們熱烈交流。受邀中國導演紛紛表示,二十世紀福斯的創意創新、工業流程、企業文化等都給了他們借鑒與啟發。
不少受邀導演在反饋提道,好萊塢完善的工業流程依賴于高度專業及精細分工;作為導演,應該去抓住電影最核心最本質的東西,即電影的靈魂,正如《金剛狼3:殊死一戰》的導演詹姆斯·曼高德在交流中所說:“導演的職責是去觸動觀眾而非僅僅博人眼球。能夠長久留在人們心中的電影不是炫技,而是能讓觀眾哭、讓觀眾笑、讓觀眾產生共鳴的故事,這才是作為導演的要義所在。”
中國導演團探班《阿凡達2》 一睹卡神現場風采
好萊塢金牌制片人喬恩.蘭道親自帶領中國導演團參觀了卡梅隆導演的光暴娛樂公司,分享每一個曾出現在卡神電影里的重要道具的幕后故事,例如《泰坦尼克號》中的“海洋之心”、《阿凡達》納美人1;1的半身像、為拍攝《深淵》而特制的帶有麥克風的潛水頭盔、《深淵》中的CG液態外星生物體如何為《終結者》中的液態金屬機器人提供了技術準備。喬恩.蘭道為中國導演團隊細致講解在制作《阿凡達2》的過程中運用的最新前沿科技,并通過大銀幕帶導演們領略美國奧蘭多迪士尼世界阿凡達主題公園的精彩片段,更在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邀請下,親臨《阿凡達2》的拍攝片場,觀看卡神用虛擬攝像機拍攝一場槍戰戲。
能在現場觀摩卡梅隆導演拍攝《阿凡達2》也讓中國導演團激動不已,趙天宇導演表示,“從某方面來說,技術既藝術。卡梅隆對視聽語言和電影技術的不懈探索,讓我贊嘆。”楊磊導演贊嘆道:“在片場看到卡梅隆導演拍攝,他用技術極致的解決了拍攝現場的所有瑣事,而把精力全部用在了戲劇本源上,他可以像排演一場話劇一樣,去關注演員的表演、調度、戲劇沖突,然后通過后期制作再確認機位、光效等其他的技術環節。”
年輕技術流導演韋斯·波爾 分享《移動迷宮》后期制作經驗
近幾年,反烏托邦題材科幻電影《移動迷宮》系列在全球深受年輕觀眾喜愛,《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也將于明年1月26日在美國上映。該系列的導演韋斯·波爾出席交流活動,與中國導演團娓娓道來他在好萊塢的經歷,學習電腦特效出身的他曾在網絡上傳了一部自己花了8個月制作的動畫短片《廢墟》Ruin,其中展現出的出色才華引起了福斯的關注,并從此開啟了導演之路。在拍攝首部《移動迷宮》時,也曾面臨制作經費有限的問題,他就和劇組利用LED顯示屏和綠幕作為背景來拍攝影片中驚心動魄的電梯戲份,熟練的運用CG等各種技術手段幫助構建自己想象中的世界,他結合具體案例和幕后花絮的分享也引起了中國導演們的熱烈反響。
福斯的視覺團隊一貫堅持,視效是服務導演們實現其構想的一種工具,為影片保駕護航。據福斯視效部門總裁John Kilkenny及副總裁Glenn Derry介紹:“視效部門的制片人會用自己的專業性支持與保護導演。在李安導演籌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期間,福斯特效團隊攝制了一支真老虎的片段和一支足以以假亂真的CG老虎的試驗片段請李安導演辨別,成功消除了導演對CG老虎效果的疑慮。”
福斯真誠專業感動導演 重視跨文化溝通和中國市場
在《功夫熊貓》系列導演呂寅榮的分享環節,她講述了自己與福斯合作其首部真人電影《暗黑之心》(暫譯) 的溝通過程和工作流程,她表示福斯是一家給予導演充分創作自由的制片廠,他們信賴導演的能力和判斷力,他們只需要知道導演需要哪些人力、物力的支持,并提供這些支持。福斯制作部門總裁Emma Watts向導演們介紹福斯的新片計劃時表示電影制作最重要的是其中傳遞出的真實的、人類所共有的情感,這是使影片能夠跨越語言、國界與文化的秘訣。
通過好萊塢導演和福斯高管的分享,中國導演團不僅感受到福斯與電影人合作的真誠和專業,也充分感受到作為一個制作內容豐富而多元,意在滿足不同觀眾群體需求的好萊塢頂級制片廠,福斯對制作出跨越文化和國界的優秀電影的堅持,尤其是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以及與中國電影人合作的愿望。福斯國際發行總裁安德魯·克里普斯向導演團介紹福斯擁有在全球9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影片的強大發行體系,他強調:“對于好萊塢制片廠而言,國際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尋龍訣》導演烏爾善:
“非常感謝福斯周到的安排。五天的學習非常充實。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美國同行與我們分享電影拍攝的經驗。中國電影制作人和編劇能參與這種交流,無疑整個中國電影行業的發展都將受益。”
《絕世高手》導演、《美人魚》執行導演盧正雨:
?“有幸參與了電影局與Fox公司組織的導演交流活動,在短短五天的洛杉磯之行里,交流的內容從上至下涉及很全面,與好萊塢頂級的創作思維和工業體系接軌,開闊眼界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很棒!希望fox的活動每年都舉辦下去,讓更多中國電影創作者參與其中。”
《微微一笑很傾城》導演趙天宇:
?“這次參加福斯導演團,非常有收獲。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是電影工業如何與導演的創造力結合。這一點,我在和幾位導演的交流中能明確感受到。(譬如《移動迷宮3》的導演韋斯·波爾、《功夫熊貓》系列呂寅榮)我覺得,工業的高標準和導演的創造力其實是彼此促進的關系。我們這次看到的幾部電影,也無一不印證這一點。我也同樣能感受到福斯對我們、和對中國市場的興趣。我期待福斯能落實在中國市場上的制作計劃,我愿意參與其中。”
《鮫珠傳》導演楊磊:
“首先非常感謝福斯,這是非常非常充實的一周。美國電影工業一直是引領世界電影的。美國電影的全球發行計劃,讓我們看到了很多高水準的大片電影,那么這些大片的幕后制作也成為了全世界電影人研究的課題。這一次福斯交流活動中,分別見到了風格不同的幾位知名導演詹姆斯·曼高德、詹姆斯·格雷、詹姆斯·卡梅隆(三位詹姆斯)、韋斯·波爾、詹妮弗·余、沙恩·布萊克。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討論為了什么去拍攝電影時,幾位導演把注意力放在對待人物和人物情感上,這個看似非常簡單的問題其實非常不容易。曼高德導演也在探討他不同風格的影片,無論是西部片《決戰猶馬鎮》、人物傳記《與歌同行》、漫畫電影《金剛狼3:殊死一戰》,他們之間相同的出發點都是人物內心情感作為驅動。沙恩·布萊克也在津津樂道的討論他影片中的人物讓人意想不到。經過幾天的交流讓我最大的體會就是,看似復雜和龐大的電影工業背后,靈魂永遠是這些看似簡單的人物和情感,而且面對再復雜的工業流程,都要先找到靈魂,有了靈魂,電影就活了,再去面對那些復雜的工業流程。
當然,電影本身就是建立在技術的基礎上,那么技術解決對于電影是至關重要的,和這幾位導演的溝通中也能體會到,了解技術對于創作電影是至關重要的,卡梅隆導演經常是以技術先導來決定自己下一步電影中非常重要的賣點,當他拿到了液體渲染技術才會構思《終結者2》中的液體機器人,韋斯·波爾是學習電腦特效出身的導演,他可以熟練的運用各種技術手段來解決自己想象中的世界。詹姆斯·格雷悉心的講解著他將如何拍攝一些太空艙里的鏡頭。每個導演又終將面對工業電影所帶來的拍攝復雜性,那么流程管理在工業體系電影中,變得尤為重要,過去我們傳統拍攝影片的制作流程就是寫劇本-找演員-劇組籌備-置景、服化-拍攝-剪輯等后期制作-音樂-混錄,那么在這個傳統的流程基礎上,工業電影會重新排序傳統的流程,比如卡梅隆拍阿凡達,就會改變一部分傳統流程的順序,置景電腦內部前置,拍攝后置。包括privz流程運用到工業流程管理體系中。讓我加深了理解制作一支工業體系大片,流程管理的重要性。
非常感謝福斯這次的安排,幸運的看到了詹姆斯·卡梅隆的拍攝現場,幸運的見到了我的偶像導演詹姆斯·曼高德、也有幸的觀看了吉爾莫·德爾·托羅導演的《水形物語》,了解了韋斯·波爾這樣的年輕導演在好萊塢的經歷,也看到了一位動畫片畫師詹妮弗·余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導演的道路。”